5月初,实验团队曾在预印本网站就该实验结果进行过公布,不久后美国IBM超导量子计算团队和哈佛大学里德堡原子团队也在预印本网站公布了类似的实验结果。
(责编:孟哲、杜燕飞)。“赚钱APP”真的能赚钱吗? 多款号称“看新闻就能赚钱”的APP,根本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新闻”也多为猎奇、八卦等垃圾信息。 郭德鑫作新华社发 在“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读新闻、看视频、打游戏已经成为一件寻常事。随着“低头族”不断增加,一些人却开始在寻常事上打起了主意。一批打着“看新闻、看视频、走路能赚钱”旗号的赚钱类APP(应用程序)频繁出现,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然而,记者发现,赚钱APP并非真的能赚钱,从注册使用到现金提现,整个过程圈套重重,一不留神,不仅白费功夫,还可能掉入陷阱。 随处可见慎下载 “看个新闻就能把钱挣了”“走走路就可以领钱了”,赚钱类APP一般利用此类宣传语吸引用户,听起来毫不费劲的赚钱方式不禁令人心动。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小文告诉记者,自己在玩游戏、刷微博、看短视频时,经常会看到植入的赚钱类APP广告。“有几次我玩手游,一局结束后游戏里提示看个短视频可以增加经验值,我就点进去了。一看是‘趣头条’的广告,视频里称每天在‘趣头条’上看新闻达到一定时长可以挣零花钱。”小文说,“刷短视频时,还在页面底部看到过‘淘头条’‘微鲤’等多个赚钱APP。” 除了在各大网络平台植入广告之外,记者发现,多个应用商城中也存在大量赚钱类APP,涉及多个品类,阅读新闻赚钱、转发文章赚钱、试玩APP赚钱、走路运动赚钱、知识问答赚钱、问卷调查赚钱……关于赚钱类APP的经验贴也在网上随处可见,这些文章大多以诱惑性文字为标题,打着分享经验的幌子为APP做推广。 用户利用零散时间在手机上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获取一定回报,这一诱惑吸引了许多手机用户参与。不少APP采用“第一次注册奖励”吸引用户点击下载,而用户在初期获利尝到甜头后,又会在“成功推荐亲朋好友得奖励”的诱惑下向他人介绍,这些都加速了此类APP传播。 费时费力提现难 下载这些APP是否真的就能赚钱呢?一些用户使用后才发现,所谓的“赚钱”并没有那么容易,绝非简单看看新闻。 “广告上声称的收益和实际十分不符,第一次注册奖励几千金币,注册后发现几千金币实际还不到1块钱。”下载过某资讯类赚钱APP的小黄对本报记者说。根据该平台规定,阅读资讯、观看视频、分享新闻、签到等都可以换取金币。然而,按照兑换原则,用户至少要阅读四五百分钟的新闻资讯或者观看十几个小时的短视频,才能赚取1元钱,进而才能在该APP提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赚这1块钱,很不值当。有些平台还要累积到一定数量的金额才能提现,1块钱不能提。”小黄说,最终,他选择了放弃这款下载量不错但根本赚不到钱的APP。 除了耗费精力之外,“赚钱”门槛越来越高也是小黄放弃的原因。“起初它会用一些丰厚的奖励让你觉得‘赚钱’很容易,不过后来,随着我的积分越来越多,它设置的任务门槛也越来越高。每天都需要完成许多繁琐且耗费时间的任务,实在令我不能忍受。”小黄说。 不过,完成不了任务并不重要,赚钱类APP早已为用户埋下了另一个“套路”——通过“拉人头”赚钱。记者发现,许多APP都设置了丰厚的推荐奖励,与看新闻赚钱相比,这种赚钱方式似乎轻松得多。拿趣头条来说,目前在趣头条上邀请一位用户可以得到9元,邀请越多赚得越多,最高可达13元/位。而以走路能赚钱为噱头的趣步,则将拉人头数量与用户等级、收益挂钩。通过邀请的方式,赚钱类APP迅速在手机用户中推广开来。记者发现,目前,趣头条、微鲤分别占据苹果应用商店新闻类和社交类应用第5名、第7名。 审查把关严整治 业内人士表示,赚钱类APP大多利用丰厚的邀请奖励获取用户点击下载,进而赚取利益。而充斥这些APP内的,是大量广告和八卦、猎奇信息,内容质量堪忧。不少广告点入后并没有明确的产品信息、生产者和销售者信息,而是要求用户添加微信后依据对方的指导下单。 目前,一些地方已展开对赚钱类APP的整治。今年6月,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趣头条、惠头条等聚合资讯类平台,要求相关企业加强广告发布前审查把关、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杜绝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此类玩手机、刷微信轻松赚钱的广告,以免上当受骗。上海市场监管局表示,通过添加个人微信订购无资质的减肥、补肾等产品,可能购买到非法添加的有害产品,而且事后很难通过正当渠道进行消费维权,存在极高风险。 记者还发现,少数APP为了躲避监管,不在正规应用商店上架,而是选择在网络上发帖。与违法广告一样,这类APP均需要添加微信并依据对方的指导操作才能下载。 目前,赚钱类APP还处于法律真空状态,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专家表示,赚不到钱才是赚钱APP的实质,而APP利用奖金诱导用户发展下线拉人头的行为涉嫌传销。(责编:赵爽、夏晓伦)。美媒:“卵巢冷冻法”或可将更年期推迟20年8月11日报道美媒称,相关新闻报道显示,一家英国公司首次推出一项医疗服务,可用冷冻女性卵巢的方式将女性更年期推迟多达20年。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9日报道,这种名为卵巢组织冷冻保存的方法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它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被研发出来了,通常是为了保留因患癌症而接受治疗的女孩和年轻女性的卵巢。医生会在患者接受化疗和放疗前取出部分卵巢,将其冷冻起来。
” 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香港中联办14日发表谈话,对部分暴徒围殴内地记者和游客等严重暴力行径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
塞内加尔非常荣幸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国家,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来。
中国移动在6月公布了“5G测试统一套餐”,套餐每月包含200G流量、1000分钟语音、100条短信。
美国消费者与商业频道网站(CNBC)进一步指出,“企业主们对政府的主张越来越失望。许多美国公司的供应合同是以美元为基础的。”他们不认为可以弥补他们支付的关税。“关税没有任何好处。”美国纺织品公司首席执行官卢滕贝格表示,“供应关系建立在质量、能力和价格的综合考量之上,历经多年形成,不可能在总统发出推特后的15分钟内做出改变。”正如CBS报道所指出的,“美中贸易战可能很快触及一长串消费品”,美国民众将最终承担关税重负。以鞋类为例,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鞋子约70%是由中国制造的。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称,从平底鞋到运动鞋再到工作靴,所有商品都已被征收67%的关税,美国消费者每年要为鞋类多支付30亿美元。“为关税埋单的不是中国政府或中国人,而是美国人。他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美国经销商那里接过了关税。”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播在节目中直言不讳地表示。CNBC援引数据称,到目前为止,美国纳税人已经为政府的关税政策支付了2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征税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总部位于纽约德尔塔儿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购买婴儿床、摇篮的父母现在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尽管他们的收入没有相应增长。我们对生育孩子征税,对普通消费者征税,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无理性的观点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纽约时报》刊登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文章指出,美国政府主要针对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采取措施。然而,这种贸易顺差的形成有多重原因,并非中国政府人为控制的结果。此外,“中国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较低,且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不到其出口总量的1/5。”“担心赔钱的不只是农民”面对美国出尔反尔、肆意以关税极限施压的行为,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8月3日后新成交的美国农产品采购暂不排除进口加征关税,中国相关企业已暂停采购美国农产品。消息一出,美国农业界再次忧心忡忡。“总统的关税推文为美国农民和零售商蒙上了一层贸易战阴影。”《华盛顿观察者报》称,“对美国中西部农民来说,政府发动的贸易战已经给他们增加了很多负担,迫使一些人身负债务,另一些人一路走向破产。这条推文将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混乱。”“这是楔入棺材的又一颗钉子。”雅虎网站援引北达科他州一位豆农的话说,“当前事态似乎只是恶化而非好转。再持续下去,美国纳税人或许不得不支付又一轮援助资金,避免这个国家各地的农民蒙受损失。”据CNBC报道,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自美中贸易摩擦开始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农业出口从2017年的195亿美元骤降至2018年的92亿美元,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样的降幅增加了中部农业区的经济痛苦,农场的破产数量为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3/4的人认为美国农民首当其冲受到关税的冲击”。事实上,美国各行各业都深受政府肆意对华加征关税之苦。“越来越担心在白宫发起的贸易战中赔钱的,不只是农民。”据CNBC报道,由于新一轮关税针对服装和其他消费品,零售业普遍被认为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零售商和制造商近日警告称,政府加征关税将迫使他们在涨价和裁员之间做出选择”。美国《安克雷奇每日新闻报》近日刊文称,美中贸易战严重影响阿拉斯加及全美海鲜销售。“自去年7月中国向美国征收25%报复性进口产品关税以来,美国海产品销售总额下降了亿美元,降幅达36%”。“关税之争对美国制造业和资本产生巨大影响。”美国总统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加里·科恩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档节目中表示,“关税提高了从中国进口重要产品的成本,抵消了政府旨在刺激经济的减税政策的作用,贸易战正在适得其反,我们没有看到为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当美国在错误轨道上一意孤行不回头时,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行在内的机构纷纷对美国经济亮起“红灯”。据路透社消息,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发展带来的影响大于预期,高盛已将美国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20个基点,至%。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全球制造业PMI、经济以外指数及经济状况看,当前美国经济比2007年经济危机即将爆发前更糟一些。《华尔街日报》近日公布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预计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已从7月份调查时的%升至%,为该报2011年调查以来最高水平。根据美国最大的贸易行业协会“关税伤害美国腹地”的统计,自从美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美国经济已经损失超过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80亿元。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近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继续加剧,美国经济正处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危险时期。“毋庸置疑的是,在当前贸易纠纷环境下,美国工人会变得更穷、美国企业的利润会更少,美国经济会因为我们挑起的贸易纠纷变得更糟”。《华尔街日报》的社论警告,美国政府错误的贸易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文章指出,自2018年美国对外贸易摩擦升级以来,美国企业的信心和资本支出逐渐下降,并开始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美国经济增速已从近3%放缓至2%,每月平均新增就业岗位也从2018年的万个降至今年的万个。据BBC报道,贸易战使美国的对外贸易和商业投资出现萎缩。代表300多万家美国公司的美国商会表示,对中国的最新关税“只会给美国企业、农民、工人和消费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并破坏美国经济”。“如何阻止总统贸易战的疯狂?”《纽约时报》近日刊登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乔治城法律中心教授希尔曼的文章,建议加强国会权力,限制总统对经济的鲁莽伤害。“美国政府的做法像一把利剑,抵住的是美国经济的咽喉,而不是中国经济。美国经济可能遭受重创,消费和就业面临双重打击风险。”CNBC援引观点称。(本报记者李嘉宝)原标题:美国各界严厉批评政府一意孤行“美国经济因挑起贸易战而变糟”(环球热点)《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8月15日第06版)。市场监管总局:婴儿配方乳粉禁用“进口奶源”等表述 婴儿配方乳粉禁用“进口奶源”等表述 昨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征求意见,规定婴幼儿奶粉标签、说明书禁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原生态奶源”等模糊信息字样,也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等功能性表述。 《办法》规定,标签和说明书不得含有下列内容: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性表述;对于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在产品配方中含有或者使用的物质,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者不含有;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内容;原料来源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原生态奶源”“无污染奶源”等模糊信息;与产品配方注册内容不一致的声称;使用婴儿和妇女的形象,“人乳化”“母乳化”或近似术语表述;其他不符合规定的情形。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所学到的消防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确保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真正为构建平安校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产业上,运河新城有智慧网谷小镇作为支撑。
“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对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合理轮候期内予以保障,对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重点群体、重点产业困难职工实施精准保障,对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其他新市民住房困难群体持续加大保障力度。
“交通确实不太方便。
四是全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对于2016年低点能否被突破,不少市场参与人士并不确定,甚至存在较大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