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创业走到今天,第一个主题是2000年前后兴起的门户网站,第二个主题是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和服务应用的提供商,接下来是游戏、视频、社交,到之后的O2O、人工智能等。”然而,在互联网创业浪潮的起起伏伏中,朱啸虎的每一步都走在了风口。3S理论也成为他清晰明确的投资原则——所谓3S原则,即Significant(足够大的市场容量)、Scalable(高度可扩张性)和Sustainable(是否可防御)。在3S理论的原则下,朱啸虎从用户基本需求出发,聚焦到衣食住行等领域,扑捉到饿了么、衣二三、小红书、映客直播、滴滴等知名项目。“饿了么一开始其实并不非常符合3S原则。”朱啸虎回忆称,在投资饿了么早期,他和团队反复预测市场空间,前后修改了三次预测,最终勉强算出了10亿美金的市场空间。但是朱啸虎没有料到的是,消费者行为迎来了强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卖,引发了外卖市场的爆发扩容。“这是一个很难预测的事情。但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愿意参与,愿意和创业者一起赌未来。”在朱啸虎看来,当互联网创业的时代步入2018年之时,他更愿意把目光从消费互联网转移到企业服务的产业互联网上。“过去十年,中国的风险投资从企业服务上并没有赚到太多钱,他们赚的钱基本来自消费互联网。未来十年,我相信会有变化。”在他看来,在人工酬劳与日渐增和云端服务大规模应用的背景下,辅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赋能,企业服务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事实上,在最近两三年里,金沙江创投选择的企业服务类项目有着明显增加的趋势。“在企业服务赛道上,美国有更多的估值几十亿美金的公司,并且这些企业并不烧钱,风险投资人从企业服务上赚的钱超过消费互联网。”虽然还不能确定中国风险投资在未来十年里能在企业服务中赚到的钱超过消费互联网,但是朱啸虎认为,“挣到规模相当的钱是可以保证的。”。行业健康发展的期待者朱啸虎的投资风格如其名字一般,犀利又迅猛,也曾有人称他为“快投手”和“风投杀手”。在朱啸虎的自我剖析里,投资风格“快、狠、准”的背后,是长期的积累和项目调研,以及在投后管理中的长时间关注。在他的记忆里,滴滴打车处于早期成长阶段时,他几乎每天都和程维分析滴滴面临的各种问题。“当年出行领域项目不少,红包大战成为这些公司强多市场份额的手段。当时,滴滴曾出现过支付司机的人民币兑换不足的情况。紧急之下,我们所有股东自掏腰包,将自己的钱借给滴滴,支付给司机。”在极快的语速中,朱啸虎分析称,在投资企业后,需要和项目团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处理预想不到的状况。在朱啸虎看来,当项目真正做得好的时候,投资机构退出是水到渠成的。“如果退出难,那是本身投的项目质量有问题。”不过,朱啸虎虽然并没有直接认可当下对于“退出难”的讨论,但他在采访中关于行业发展提到最多的词是“健康”。在他的观察中,2019年创业更需要稳健。“过去五年是一个特例,融资非常容易。很多企业打法非常激进,通过巨额烧钱,以巨额补贴的方式获取市场。“他希望即将到来的2019年,行业会偏重健康的发展。这一理念也在他新看中的企业服务赛道上得以体现。“企业服务类产品必须能直面企业需求,解决商业问题。””他谈到,“我们考虑的核心点,从来不是技术本身是否高大上,而是这些技术本身能不能解决商业问题。”在朱啸虎看来,企业服务项目评判指标与消费互联网类似,看用户留存、付费留存等,但指标要求会比消费互联网项目更高。好的企业服务项目,是用户真正愿意付费使用的。而他,愿意做这样产品背后的支持者与助推者。(人民创投:黄盛、实习生张楠)(责编:韩颖、张晨)。人民网驻英国记者报道集 人民日报(People's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
(记者牛春梅)(责编:韦衍行、丁涛)。“神药”原来 是“漂白剂”!玄乎的“万能神药”能同时治疗自闭症、癌症、艾滋病、肝炎和流感等疾病?其实成分不过是漂白剂!日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再次郑重发出警告:消费者不要购买、饮用自称有药用功效的“神奇矿物溶液”(MMS),这种含有二氧化氯的溶液产生的副作用可能致命。
今年5月,部分媒体针对专利代理业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报道,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用起来,体验很糟糕。
比如,成立9年的小米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再如,华为在全球500强的排名与美国微软公司几乎等高。
以今年6·18期间最引人关注的电器品牌格兰仕为例,其发声谴责“二选一”行为,并表示,因遭遇搜索屏蔽、商品限流等“制裁”,企业于某电商平台的销量趋于停滞,造成重大损失。
同一天,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可以说,整个社交电商产业正经历从粗放式生长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型。
一个个小隔断用于出租,每家所获租金一年少则两三万元,多则十几万元。
若是从实习开始算,施佳欣已经在动画行业打拼了近10年,参与过国内外多部动画作品制作。
政府拨款是指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区共同提供教育经费。
辞去稳定的工作,他们有着怎样的勇气?网络博主的路,能走多远?他们是否真的过上了梦想的生活?3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与这两对成都追梦人进行对话,请他们谈谈如何选择30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