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游是只‘下金蛋的母鸡’。
因为,TI9是我们的主场。
有了交安站,道路更顺畅了。“以前车子随意停放的情况很多,再要碰上有摆摊的,堵半个小时,进不来出不去。”学生家长表示,有了这些劝导员的工作,学校周边的路段顺畅多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关键是“有机构、有人员”,落实部门、乡村责任。记者了解到,任丘市12个乡镇政府组建了一把手为主任,主管副职为常务副主任,交警中队长、工商分局长、中心校长、综治办主任为成员的乡镇交安办,落实辖区农村道路隐患排查、农村交通信息系统管理等责任。297个行政村建立村“两委”班子负责人为站长,村警、气化安全员、环卫监督员、学校法制副校长和乡镇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交安站,负责入户摸排本村车辆、驾驶人等基础信息,劝导交通违法行为,报送交通管理信息等。“一开始还不太理解。”2017年底,出岸镇镇长刘建霞有了个新职务,担任出岸镇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不过,随着工作的推进,刘建霞逐渐真正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价值:“把交通安全宣传等做在前面,事故少了、摩擦少了;通过不断入户宣传,还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警务改革,消除管理真空“我们拦截了一名醉驾司机,司机无法提供身份证、驾驶证等信息。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抓获两名潜逃24年的逃犯。”谈起去年2月一次查酒驾的经历,任丘市公安局石门桥派出所副所长郭洪超仍记忆犹新。派出所怎么查起了酒驾?这源自任丘市探索推行的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的警务改革,基层派出所与交警中队“所队合一”,在12个乡镇派出所建立交警中队,教导员或副所长兼任交警中队长,1名民警、5名辅警负责辖区县乡道路交通管理。以石门桥镇为例,派出所门口还挂着“任丘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石门桥镇交警中队”的牌子,而郭洪超的另一个身份,便是交警中队长。治理农村道路酒驾、涉牌涉证、报废车、拼装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是交警中队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前在农村很少有查酒驾的,而现在我们查酒驾没有时间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老百姓的安全意识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石门桥派出所所长王献民说。交警中队的职能还包括简易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安全宣传、农村信息系统使用等。“增加交警职能,对派出所工作的促进非常大,可以说1+1远远大于2了!”王献民说。北辛庄派出所所长王海鹏也很有同感。“以前出了交通事故,很多人不是第一时间报警,而是叫人来‘助阵’,引发不少伤害案件。现在,乡村路上的轻微事故我们也能处理了!”王海鹏介绍,派出所承担这项职责很有优势,一方面是地理熟,接警后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另一方面人员情况也熟,“我们从中说和,双方也不容易矛盾激化。”出警出不过来,曾是任丘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队长崔伟民面临的一大压力。任丘交警大队正式在编的民警仅有43人,警力可谓捉襟见肘。如今,“一所一队”警务机制改革,变过去的突击式整治为常态化管理,实现了交警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的转变。“一所一队,消除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真空,提高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效率,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任丘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建兵说。层层督导,严格责任落实一乡一办、一村一站、一所一队,再加上一校一员(学校设立交通安全员),加强了农村地区交通管理力量。新模式建立起来,如何保障良好运行?怎样避免“有机制、无落实”?在通往石门桥镇史村的路上,路灯、高清球机、交通标线等一应俱全。走进村综治中心,几块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是史村主要路口的实时视频图像。“东西大街2号路东,有两辆车占道了,没有停在停车线内。”村劝导员丁玉申指着屏幕告诉记者,并第一时间联系在相应路段上的劝导员,“往西走,有车占道了!”3分钟后,两位劝导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屏幕上,通过劝导员的沟通,很快解决了占道问题。“借助视频系统,劝导员不仅能及时赶到现场,还能节省人力物力!”王培德说。这是任丘市融合“雪亮工程”等落实科技保障的一个缩影。任丘还依托河北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录入农村人、车、路基础信息与宣传、劝导、隐患排查等动态信息,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及时出台针对性措施。此外,还在人、财、物等方面落实基础保障,在出台方案、进行考核等方面落实制度保障。翻开今年第一季度的督查通报,各乡镇考核排名、动态信息录入情况、工作站达标情况清清楚楚,而有些地方存在的重视程度不足、档案管理不完善、人员业务不熟练等问题也被一一点出。“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层层督导、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张建兵说。截至去年底,沧州市168个乡镇、农村派出所、中心校和5579个村庄均已建成基层交通安全组织,增加交管民辅警810名,乡村、学校交通安全员14019名。一组数据体现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成果:2018年,任丘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死亡人数下降%,受伤人数下降%,经济损失下降%。聊聊小区业委会那些事身为业主的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拿不准成立业委会得有哪些程序;备齐了材料,又被到街道推拒、搁置;好不容易业务会成立了,日常运转、换届选举又成大问题……成立难、运作难、换届难,缺了法律保障、政府配合,“业主想自治真的太难”成了众多小区业主的感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不婚不育的得与失还有一个相对性。
同时,临港还有很厚重的产业基础。
平台要严审商品供应商合法资质。
为进一步提升转移接续的办理速度和准确率,自2015年以来,西城社保安排预算50多万元,把所有转移接续函件都通过邮局EMS传递,并增加了邮寄函件的回执反馈服务,对发送成功的邮件提供快递单号方便追踪邮寄路径,对不成功的邮件,反馈邮寄失败原因以便再次投递,直到函件准确送达。
谁也不曾想过,日后他竟将这一经卷赠予他人。
“烜德商务中心”6个大字镶嵌在厚重的木质大门旁。 该商务中心的大门朝向马路,门口有保安看守,路人无法进入,进出的车辆有监控设备检测,门口上方还有另外一个探头监视门口的情况,看着戒备森严。 从外围观察,这个商务中心主要由北边一座气派的建筑构成,南侧是一片停车场,里面停放着不少机动车。建筑物的南侧和东侧是绿地,绿意盎然。然而,这片绿地和建筑物、停车场一起,被一人多高的木质栅栏圈了起来,总面积将近1万平方米。 随后记者进入小区内部,发现商务中心的建筑几乎与住宅楼连为一体。物业用木栅栏把商务中心从小区整体空间中划分出来,成为一片独立区域。 售楼处装修加层变商用 幼儿园配套用地改花园 据业主们介绍,天鹅湾小区开盘时,商务中心这里是开发商设立的售楼处。而后售楼处被改成美容中心等商业服务场所,也曾经闲置过一段时间。 而业主们关注的幼儿园就规划在售楼处附近,位于小区西南侧地块上。虽然幼儿园没建,但地块一直预留着。业主们记得,那里曾经是一片绿地,后来由于小区车位不足,绿地上开辟出了一块停车场。 2018年初,绿地四周竖起铁皮围挡,业主们满心欢喜,以为要开建幼儿园了。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物业公司重新装修售楼处。更没想到的是,物业竟然把旁边的幼儿园配套用地也围成一体,建成了封闭园区。 住在旁边居民楼的一位业主称,自己购买了一架望远镜,专门用于关注幼儿园的施工进度。但她看到的是,原先的绿地上种植了更多花草树木,修建了花池、甬道和凉亭,而绿地周边竖起了木质围栏,并在临街处公交站附近重新修建了一个大门,方便人员出入。 2018年5月底,工程结束,真相大白:售楼处改建为烜德商务中心,幼儿园配套用地变成了商务中心的后花园。商务中心整个区域把小区居民拒之门外。 业主们还注意到,售楼处原先是一栋2层建筑,装修后楼顶多了一层房屋。售楼处的外立面是石材和玻璃幕墙,而楼顶加层似乎是彩钢板的。两者的窗户等风格也截然不同。从小区里面观察商务中心建筑的背面,楼顶加层的问题更为明显。 7月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商务中心又在装修。西侧已经搭起了脚手架,外面被绿色的护网遮挡着,看样子装修规模不小。 物业称此举为改善环境 居民盼实施幼儿园规划 为了进一步核实商务中心和幼儿园规划的情况,天鹅湾的业主们去规划部门申请了信息公开。 从公开的材料看,原售楼处所在的建设项目为底商B附楼,于2006年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面积为1664平方米,地上2层共米高。对比实际情况,业主们认为2018年重新装修后,售楼处楼顶冒出来的加层应该没有经过规划许可。 业主们又向公安部门申请信息公开,要求提供售楼处以及部分底商的消防验收材料。公安部门答复称,相关的申请材料不存在。消防专业人士介绍,按照相关法规,建筑工程项目没有消防验收是不能投入使用的。但涉及该项目的具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另外,在天鹅湾中区和南区的规划材料中,《新建部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表》的教育类别处清楚地写着:幼儿园建筑面积3440平方米,用地面积4300平方米。从平面图位置看,规划中幼儿园的三角形地块就在售楼处和20号楼的南侧。目前该配套用地基本被圈占为商务中心的花园。 2018年6月,有业主向朝阳区政府投诉天鹅湾规划幼儿园变成商务中心的问题。平房地区办事处回复称,与物业核实,该区域原规划为配套幼儿园,荒废至今仍未建成。该区域常年堆放开发商建筑垃圾,荒草丛生,环境恶劣。物业公司多方考虑,投资此处种植绿化,铺设草皮,改善环境。物业表示,为维护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物业公司将此纳入管理,直至实施幼儿园规划。业主们担心,小区开发早已完成,10多年前规划的幼儿园现在又该由谁来实施呢? 记者就此咨询了平房地区办事处的规划部门。工作人员说,乡里曾多次发函督促开发商完成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但是开发商推说“现在没有能力”,拒不履行主体责任。他们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目前尚无结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将聚焦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治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切实办好学前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期盼。天鹅湾的业主们希望通过这次治理,能最终让小区规划配套幼儿园建起来。罗乔欣王青 新闻链接 小区幼儿园今年将治理 2019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是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小区配套幼儿园涉及规划、土地、建设等多个领域,由于没有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联审联管机制,各地小区配套幼儿园普遍存在没有规划、规划不落实、应建未建、应交未交、挪作他用等突出问题。 通知要求,城镇小区没有规划配套幼儿园或规划不足,或者有完整规划但建设不到位的,要依据国家和地方配建标准,通过补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换、购置等方式予以解决。对存在配套幼儿园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问题的,在整改到位之前,不得办理竣工验收。 按照工作安排,2019年4月底前,各地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针对规划、配建、移交、使用不到位等情况,分别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针对摸底排查出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的要求逐一进行整改。对于已经建成、需要办理移交手续的,原则上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对于需要回收、置换、购置的,原则上于2019年9月底前完成;对于需要补建、改建、新建的,原则上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相关建设规划,2020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责编:孙红丽、毕磊)。承德通报八起典型环境案件原标题:承德通报八起典型环境案件河北省承德市生态环境局日前通报了八起环境污染违法典型案件,其中七起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一起案件涉嫌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移交公安机关侦办。1月2日,天鹏君养殖有限公司将约6立方米粪便倒入北营子村农田内,涉嫌未按规定,收集、贮存、处置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被处罚款1万元。
同样,鸿蒙也不应该是另外一个安卓,而是操作系统的未来。
内容聚发领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今日头条2018年产值就超过500亿,今年有可能突破1000亿。
各地生活垃圾管理不能“一刀切”,不宜规定全国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方式。 但现行的垃圾分类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用列清单的方式难以涵盖数千种垃圾成分,也不利于居民记忆。更重要的是,后端要有分别处理的手段。 新京报:目前各地生活垃圾多分为四类,有没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分类? 王维平:要细化,分得越细,后期处理越方便,可回收垃圾也越值钱。但具体细化到什么程度,根本上还取决于后端处理水平,只有处理设施和手段达到了相应标准,才能往下细分。 此外,生活垃圾分类方式应遵循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对各个分类要标注明确,易于居民理解和操作。 谈垃圾治理法规 完善法规生活垃圾分类有法可依 新京报:北京很早就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为什么多年来实际成效不明显? 王维平:1995年,我刚从日本回国,那时国内一些社会环保组织已经在发动生活垃圾分类,政府也很支持。但当时大家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系统性、需要的条件、合理的分类方式缺乏全面认识,没意识到后续的产业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多方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前面分类,后面混装混运,混合处理,没有效果。 2008年,北京选了3000多个小区作为试点,实现居民分别排放,各类垃圾分别运输,分别处理和加工利用。这时后端的各种处理设施和产业链已经形成,条件就比较成熟了。 法律不完善是另一个原因。199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此前没有关于垃圾的法律,但该法律没有涉及垃圾分类。2005、2013和2016年对这部《固废法》进行修订,但修订后没有提及垃圾分类。 2017年,全国人大组织《固废法》执法检查,这部法律再次进行大面积修改。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修订草案,明确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今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也将提请至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进行首次审议。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完善。 这些条件具备了,垃圾分类才开始有法可依。 谈农村垃圾处理 探索适合农村的小型设施 新京报:你何时开始关注农村垃圾问题? 王维平:2006年起,我开始关注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北京行政辖区面积164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约2700平方公里,目前的垃圾管理统计数据只是这2000多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余下的农村情况,刚刚开始介入管理。 新京报:农村和城市垃圾管理有什么不同? 王维平:农村面积大,人口少且居住分散,人员结构相对简单,垃圾怎么分类、运收和处理一直是个难题。大型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低于600吨/日,垃圾焚烧不能产电,填埋场要达到1200-2200吨垃圾/日,使用寿命20年以上,每吨处理成本才最低。但农村没有那么多垃圾产量,运输到其他地区处理,需要付出昂贵的运输和处理资金。 新京报:怎样解决农村垃圾处理的问题? 王维平:我认为要探索适合农村的小型垃圾处理设施,就近就地解决,得有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摸索运营经验,当然更应该明确统一的责任部门,统一核算。 谈我国垃圾问题 超1/3城市面临“垃圾围城” 新京报:目前中国的垃圾问题有多严峻? 王维平:随着国家人口、城镇化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垃圾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住建部此前披露的信息,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 新京报:垃圾围城会带来什么问题? 王维平:带来的首要问题是污染。垃圾污染土地、水、空气,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呼吸道疾病、痢疾、癌症等疾病发病率提高。 其次是资源浪费。垃圾填埋场使用的土地,填满后成为一座垃圾山,彻底丧失使用价值。垃圾中混有大量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利用资源,如果不加分类直接填埋,会造成资源浪费。 越来越多的垃圾还需要投资购买更多垃圾车,增设处理厂,给社会增加经济负担。 新京报:怎么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王维平:最优对策是减量化,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减少垃圾产生。1989年,东京的垃圾产生量达到峰值,由于推行了垃圾减量化行动计划,到2018年,东京垃圾产生量比1989年减少了56%。 还有资源化和无害化措施。资源化就是把垃圾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再利用;无害化是在垃圾收运、储存、处理的全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新京报记者黄哲程。迈上小康路生活变了样(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得知要去独龙江,记者心头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