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车拍牌“又难、又贵”的情况下,一张免费的“沪牌”理应成为香饽饽。2012年年底,上海市刚刚出台新能源汽车免费沪牌政策之时,这一政策曾被媒体誉为“史上最强”。然而,时至今日,一张价值至少7万余元的“沪牌”,也未能勾起上海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除了“免费沪牌”,购买一台新能源汽车还能享受中央和上海市两级层面的补贴。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马静算了一下,在上海购买一台某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享受到共计万元的补贴,“如果在上海市的闵行区,区级层面还另外有两万元补贴”。 马静认为,当前正值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佳环境”,即“最高补贴季”。此前,国务院也发布消息称,将从今年9月1日起对3种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然而,即便补贴如此“诱人”,还是鲜有个人主动购买新能源汽车。 对此,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秘书长高奕奕称,仅依靠“免费沪牌”并不能解决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难题,“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充电桩”。 记者了解到,混合动力车并不在“免费沪牌”政策范围内,也未被列入新能源汽车范围内。因此,买一辆纯电动汽车,“充电”是否方便是困扰消费者的最直接因素。 “充电桩”建设将成为上海下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一大着力点。根据今天发布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3~2015年)》,到2015年,上海将销售万辆新能源汽车,并新建各类充电桩6000个。但截至目前,上海仅有约1800个充电桩,177个充电点。 高奕奕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称,充电桩建设目前推进的最大难点在于“进小区”,“居民小区物权关系复杂,跟物业公司、业主们协调有困难”。据悉,过去在充电桩建设过程中,部分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对新能源汽车情况不够了解,对充电桩存有疑问或其他附加要求,导致推进效率较低。高奕奕透露,未来,上海可能要求所有新建小区按车位数的10%预留充电桩位置,公共场所的停车场也将按照类似要求来配备充电桩,“这些都不难,难就难在充电桩进入已建成社区”。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在刚刚过去的6月,上海有580辆新能源汽车取得了“免费沪牌”,而这一数字,在今年1月时,还只有105辆。每个月,都有更多的人在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一形势,较去年大有好转。今日财经热点资讯:。随州又现曾侯墓(组图) 图片为曾侯夫人芈加墓中出土的部分青铜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在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上,又一处曾侯墓地的发掘情况正式向媒体公布。 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墓地,因1976年曾侯乙墓的发现而为世人熟知。
没想到这个剧这么火6月27日,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开播。
同时,重点开展低摩擦技术的开发应用,推进智能化、模块化部件的产业化应用,实现部件的合理配置和动力总成的优化匹配。
而且,和乐视网、贾跃亭类似,广厦控股、广厦建设将其持有的浙江广厦股权大规模质押。
据初步统计,从近几年各地已公告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项目来看,拟建钢铁项目的粗钢产能近2亿吨。
墓主人身居高位,他生前使用的数术书,自然与普通人不太一样。
《纽约时报》今年6月30日有一篇文章把牛二式的碰瓷理论化,极有深意,可以说是某种行动策略的宣示。
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服务,从大学校园到民营企业,从祖国边疆到创新一线……这些发生在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既是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也是无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张籍、王建、李绅、元稹、贯休、齐己等人学习诗骚与汉乐府精神,创作“莫不讽兴当时之事”的古题乐府。
陈云霁说。
”7月15日晚,年轻人欧文生在广州301公交车上故意纵火,导致2死32伤,8人重伤。7月16日,广州警方通报将其抓获,其交代动机为赌博输钱,心生不忿。而这张面孔和名字的传播,无疑给这个小村庄扔了个炸弹。 小村庄里的“隔阂” “电视里打开就是,好多人还跑到他们村子看了。”近尾洲镇的居民说,平时,诸雅村几乎没有什么消息。“离得远,路又难走,住的又都是老人,哪里有消息出来。”诸雅村确实很远,不仅路很窄,还是“山连山”的丘陵。 而欧文生的家更是难找,沿着一条几乎没路的山,再跨过护栏往衡枣高速西方向走,听着呼哧而过的高速汽车声,靠边走十几分钟,钻进一个林间小道,才能隐约看见欧文生的家。上下五间两层楼,独立于小山丘,还算气派。这是2001年衡枣高速经过,欧家用征地补贴换来的。 但是和外表比,欧家的内里实在让人觉得空而简陋。用简陋凉床搭的睡觉地,破旧的棉絮,二楼几个房间里大部分都空着,只有一些简陋的瓦罐。一楼的房间里,床上的棉絮不平且霉点过多。但是欧文生的房间除外。除了有一米五的原木大床,还有茶几,双开大衣柜。茶几上唯一放置的书籍是一本厚厚的笑话大合集,内里的崭新证明它没有被翻过。 “挺好的年轻人,不怎么笑。”“不爱说话,但也不坏。”“没听过跟谁打架斗嘴。”记者尝试在邻居的评价里找到一些立体的评价,但是村庄里900人,只剩下200人左右老人儿童留守。甚至,和欧文生家相隔只有十几米的邻居,也和欧家从不串门来往。欧文生也从不像其他小孩一样活泼,而是沉默寡言。 大家庭里的“各自生活” 欧家不富裕,三个子女都没怎么读书。欧文生7岁上学,11岁辍学。记者找到欧文生曾经就读的红叶小学老师,面对到访,老师只是说“太平凡,不是好学生,也不是差学生,最容易忘记”。 甚至,欧父也只能告诉记者,大概是三四年级辍学。其后,他曾经在家专职照顾了两头牛,成了村里的放牛娃。青春期疯长的十三四岁,他又被父亲送到镇上修车,但是也只是打杂,没学着本事。 最终,欧文生还是学了家里的木匠手艺。“勤勉,卖力,肯吃苦。”欧文生哥哥欧文福告诉北青报记者。欧文生跟哥哥学艺,此后又一直跟着哥哥在广东打工,哥哥成家立业,已有妻子儿女。欧文生的姐姐也在广东,但是,欧文生跟哥哥姐姐主动联系并不多。而欧父也表示,文生也很少联系自己,除了逢年过节,自己也忙着赚钱,很少注意到他的内心。甚至,他觉得儿子文化水平很低,并不会多想什么。 “他给我汇款寄钱,都是要他哥帮忙,他还能会什么太高级的呢?”欧父对北青报记者说,他觉得对儿子体贴不够,“他的病我要是强制叫他去医院,你说会不会出事?他前一段时间回家,他走我没见着他,要见着你说会不会出事?”他反问记者,但是又立马否定,说没用的。 欧家人察觉了他的异常 在欧父眼里,欧的出事,和他得病有直接联系。 “2012年12月,欧文生被查出腰椎间盘突出。”欧父说,尽管这只是木匠职业病里的常见病,但是欧被查到多处,且走路的时候,身子都无法跟正常人一样直立。 “其实我觉得他还是挺在乎形象的。”欧父说,以前自己曾问过儿子,怎么不找个女朋友,但是儿子说,“女朋友多的是。”但是到了2012年,文生就开始说想买房子,因为在广州攒了一些钱,而且“有房子才能有老婆,才比较现实”。那时候,欧父还觉得儿子长大了。甚至,文生都已经在衡南县城看中了一套房子,交了三万元定金,甚至他还选了套比哥哥大的。一切似乎都在往成家立业的正道走。 “腰椎间盘突出后,慢性关节炎也被检查出来。”随后,欧还专门回老家休养,也在广州多家医院看过。欧文福还花了1000多元买了药给弟弟,但弟弟都没吃,“他不相信吃了有用”。昨日,记者在欧家采访时也看到了通络活血胶囊、根痛平胶囊等药。此后,欧文生几乎没有笑脸,经常唉声叹气,说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年轻就患病,并经常告诉家里身体到处痛,甚至,欧父觉得他讲话都有点不清楚了。 “经常就愣在那里,呆呆的,我那时候想要不要带他去看看医生,但是后来,也就忘了。”记者采访中,欧的姐姐欧莉说,平时弟弟很少跟自己生气,也很敬重兄长,但是患病后,他不愿意接纳外界的关心,经常就不接或者挂断电话。
未来,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等领域加大投入、加强创新,真正实现“藏粮于技”,我们就能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