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任珊)(责编:史晨(实习生)、孝金波)。整治不规范地名 防止随意扩大范围本报北京6月22日电(记者李昌禹)近日,多地发布的“关于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的公示”引发热议。民政部21日要求各地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原则标准组织实施,防止随意扩大清理整治范围。2018年12月,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当前,各地正按照六部门部署,积极推进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但个别地方也存在政策标准把握不够准确、组织实施不够稳妥等情况。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是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重点清理整治社会影响恶劣、各方反映强烈的城镇新建居民区、大型建筑物中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充分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审慎提出清理整治清单,严格按程序推进实施。婴儿半岁就有了同情心 国学著作《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为开篇语,首先揭示了人性善的本质。近日,以色列科学家又用一项研究充分证实了“人性本善”的主张——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已具备同情弱者的能力。
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
共产党人最讲认真,最推崇实事求是,最主张实干担当。
全卧室混合产品 “一个城市需要创新方法来保持可持续和竞争力。
短期内不存在划转风险,不会对公司控制权、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孔先生说,他们找过好几个部门反映情况,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偶然发现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这个平台,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留了言。
很可能你花了很长时间却什么动物都没看到。
比如:目前在成都参保,巴中办理的社会保障卡,卡归属地转移到成都后,持卡享受的是成都的参保待遇。
致敬“驿马”:皓首穷经铸经典普希金说:“译者是文明的驿马。
2004年春季,上海考古工作者在崧泽遗址发现了多座马家浜文化的墓葬。
他表示一般地铁工作人员都会对乘客的进食行为进行劝阻,只有实在不听的“刁蛮”乘客才会被“执法”或者交公安处理。
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三伏天的炎热,不仅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还会减慢人体胃肠的蠕动,再加上烦躁上火,很容易出现便秘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建议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紫薯等,还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时令水果。夏季养生热水泡脚通经络、排湿毒冬季热水泡脚已成为寻常百姓家推崇的一种养生方法,能够暖身体补中气。其实,在炎炎夏日,通过热水泡脚能祛除湿气,同样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人体很多重要经脉都起源于足部,一直往上走,通遍全身。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天气闷热,常常会让人感到疲劳困乏,特别是上班族,工作压力非常大,睡前可适当用温热水泡脚,让经络通畅,调节人体机能,既方便简单,也能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还能改善睡眠。在夏天,天气一热,人们就很喜欢选择吃些生冷的食物,或者经常待在空调房中,这样就会导致湿邪入侵身体。这时候可以选择中药泡脚来排除体内的湿邪,从而达到祛湿保健的功效。可以用藿香10克,苏梗10克,薏仁12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花椒10克,甘草6克,以上这些药用水先泡半小时,然后大火煮开,再改成小火煮15分钟,然后连中药一起倒入泡脚水中,保持水温在45度左右。泡脚盆最好深一点,水多一点,没过脚踝最好。脚盆里的水凉了及时续水以保持水温,时间以身上微微出汗为止。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对于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夏季养生5件事要当心家里最怕灰。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飘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肠胃最怕凉。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喝水最怕快。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亳升~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颈椎最怕吹。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眼睛最怕晒。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此外,还要注意伏天如果开空调,26℃最合适。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从火热的室外一下子进入阴凉的室内,人体自身很难迅速调整,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的反应,表现为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人民健康网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妇女报)☆推荐阅读☆。“我们的友谊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与斯里兰卡友好交往已有16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