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在郑洪兴家中,小女儿郑锦是最懂父亲的人,“十多年前,在父亲快80岁的时候,他曾跟家里人提起过,想拍一张全家福,当时我们忙于自己的事业,只觉得父亲是随口说说,等有机会全家人聚齐再说……”回忆起父亲第一次提起拍全家福的事,郑锦有些懊悔。现在回想起来,郑锦觉得父亲当时并非是随口一说。1952年,伤愈后的郑洪兴返乡后,把国家为他安排的国营企业的工作让给了家境更困难的战友,他则选择回到老家,凭着肯干事、不服输的劲头,先后担任生产队队长、村主任和市人大代表,带领村民引进橘子种植,带动全村发展致富。这些年生活好了,郑洪兴始终不曾忘记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会时常跟女儿提起战场上的点滴。“这么多年来,父亲虽衣食无忧,但是我知道他更想有个倾听者,每周我回老屋听父亲讲当年的战斗故事,就是父亲最高兴的时刻。”郑锦说。十年没有团圆的家老人的愿望缘何十余年未了?原因在于郑洪兴一家三代五口人中有四个都曾经或正在当兵,家人聚少离多,团聚成了奢望。1993年,郑锦与在西藏山南军分区服役的恋人彭勇结为夫妻,郑家在每个团圆佳节时都难得团聚一堂,郑锦一个人带着孩子、陪着父亲,守望与思念,憧憬着团圆时刻。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孩子们长大成人。2010年,郑锦的大儿子彭庆阳应征入伍,服役于武警北京总队;2018年,小儿子彭庆宇在上大学期间参军入伍,一家人团圆就更难了。“‘当兵后悔一阵子,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只有当过兵的人才深有体会。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人生的转折点,当兵就是这样的转折点,正是因为有了部队经历,人生才会变得有所不同。”坐在老屋院子里,听完父亲讲述战斗故事的女婿彭勇也难掩内心的激动。记者发现,只要谈起部队生活,三代人就有说不完的话。在这个家里,被子永远方正如豆腐块,腰杆永远挺直如枪杆,军营的影子随处可见。“8年的军旅生涯,外公的话常在我脑海里浮现:‘要勇敢无畏,一腔热血报效祖国。’”彭庆阳说,每当自己执行任务中遇到困难,只要想起外公的话,瞬间又充满了力量。不仅如此,彭庆阳还经常写信鼓励弟弟彭庆宇:作为一个男人,穿上军装就是军人。军人要有军人的责任,男人要有男人的担当,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弃,要努力去完成。“十多年来我们家没有真正团圆过,但是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我觉得很幸福。”从小到大,郑锦是听着父亲的战斗故事长大的,对军人更是有不一般的理解。生活中,郑锦是一个敢闯敢干的“女汉子”,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先后在帆布厂、罐头厂、酿酒厂、印刷厂当过临时工,2003年,创办了一家货运公司。郑锦说,自己不服输的性格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她还说,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她的职责就是把军人的家料理妥帖,照顾好一家老小就是她的幸福。这背后的艰辛和委屈,全被她藏进了一本发黄的日记本里:“慈母两眼泪,送儿去边陲。心有万般痛,唯有国家重!一年又一年,门口望儿返。两眼望断泪,却不见儿回!父母年老病,儿却为士兵。希望儿凯旋,平安把家返。”八方相助为圆梦看着儿孙纷纷踏上军旅之路,郑洪兴越发想照一张军装全家福留念。“十多年前父亲提过一次拍全家福的事后,再没直接对我们提及,但是我从他的言语间能感受到他的期盼,他只是不愿意影响孩子在部队安心服役。”郑锦说,老人渴望一家团圆,但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统一。现在郑洪兴依然每天看新闻联播、关注军事频道,他常说:“一家团圆哪有祖国安定来得重要。”“父亲也90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怕父亲突然不在了,这个心愿就变成了永远的遗憾……”郑锦说,随着父亲年事已高,她迫切感到这个心愿必须尽快实现。今年4月,郑锦主动联系金堂县人武部,希望人武部帮助父亲达成心愿。人武部政委吴建军了解后十分感动,也十分支持,于是致函联系彭庆宇所在的部队。部队了解情况后,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特地批准彭庆宇返乡探亲。“其实,我也担心影响儿子在部队训练,但不少网友鼓励我了却父亲的心愿,还让我把我们家的故事讲出来,影响更多的家庭!”郑锦提到的网友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今年初,她把拍全家福的心愿发布在网上,想在父亲90岁生日来临之际,帮父亲实现这个心愿。一家三代从军的故事打动了不少网友,老人想要一张军装全家福的朴素愿望也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甚至有好心网友特意给他寄来了一套抗美援朝时期的军装。就这样,在各方的理解与帮助下,不同时期的四位现役、退役军人终于齐聚一堂。拍摄这天上午,天空飘着小雨,记者和人武部一行人,随同彭庆阳、彭庆宇两兄弟从县城出发,驱车20多公里,来到龚家山脚的小柏村,再沿着弯曲的土路穿过竹林和苞谷地,终于见到坐在老屋门口竹椅上、等待孙子归来的郑洪兴。“外公,好久没见了,身体还好吗?”彭庆宇眼眶泛红,急忙向外公汇报从军感想,“当兵让我感受到了战友的情谊和保家卫国的使命,我会时刻铭记您的教诲,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不给咱家丢脸。”郑洪兴拍着彭庆宇的肩膀,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在这期间虽然也有过迷茫与彷徨,但想起外公、父亲和哥哥的嘱托,想起自己儿时的从军梦,我又重新寻回了前进的方向……军营日复一日的训练生活很枯燥,但正是这样,才磨炼了我的意志、强大了我的精神。”彭庆宇话音刚落,郑洪兴、彭勇、彭庆阳不约而同地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要对得起初心,要好好听党的话。”拍完全家福后,郑洪兴再次嘱咐家人。离开郑家时,记者耳边依然回荡着郑洪兴刚刚唱过的那首振奋人心的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责编:陈羽、黄子娟)。依法治考 以诚应考在中国,考试制度由来已久。
比赛场面激烈,赛后双方队员热情交流,锦江老男孩队赠送给香港警务处老虎队纪念品。责编:侯兴川。《宋代古琴音乐研究》简介《宋代古琴音乐研究》,章华英著,中华书局2013年3月出版。
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强调创新涵盖广泛领域,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2004年春季,上海考古工作者在崧泽遗址发现了多座马家浜文化的墓葬。
各级纪委监委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盯住,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遇见“高粱人”回溯酿造源头的“那抹红”酒与文学的碰撞,溯本求源,离不开这红遍了山野的高粱地。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蒋裕强认为,从探明储量到实际产量,还有一段距离,提交探明储量之后,如何加大开发步伐,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一份套餐的价格在100元左右,一杯有造型的饮料需要88元。
有分析称,坠毁航班可能为节省燃料而抄近路飞行,不幸被击落。 国际运输协会称,最初评估显示,马航MH17航班通过顿涅茨克(Donetsk)上空时,那里的领空没有受到限制。
单家集曾三次与红军结缘。如今,兴隆镇单南村党支部书记单云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向来往的人们讲述这里的故事——1935年8月15日,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进入今西吉县境内。之前,红军队伍从未经过此地。因此,红二十五军对全军指战员进行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制定并宣布了“三大禁条、四项注意”,如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族群众家中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生活习惯等。当部队到达时,发现街道上冷冷清清。“那时候老百姓受国民党军队和土匪征粮逼款,一听说军队来就跑的跑、藏的藏。”单云说。红二十五军用言行,让老百姓打开了自家大门。吴焕先、徐海东亲自访问了宗教人士,并召集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和阿訇座谈,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和红军的政策纪律,并讲明红军到此地只是稍作休息,不征粮要款,不拉夫抓丁,以解除回族群众的疑虑,稳定人心。8月16日中午,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带领着军乐队,抬着“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匾,牵着肥羊,拜访了清真寺的阿訇。随即阿訇也领着回族群众带上礼品,前往红二十五军军部作了隆重回拜。在单家集休整期间,红军指战员不仅把驻地院子和街头巷尾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还帮助回族群众挑水、扫院。军医院的医生在院长钱信忠的带领下,也热情地为回族群众送药治病。当地老百姓赞叹:“红军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部队!”红二十五军三天的驻扎,赢得了当地回族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当他们离开时,老百姓在街旁设置了香案茶桌,摆上点心,为红军送行、带路。有了之前的铺垫,一个多月后的10月5日,当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经过单家集时,受到了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据老人们回忆,毛泽东一进村就去清真寺拜访了阿訇,与阿訇促膝共叙军民情谊,并详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毛泽东给阿訇和在场的回族群众讲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尊重回族群众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主张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阿訇们听完毛泽东的讲解后非常高兴,马上招呼大家给红军腾房子,粮食也按市价卖给红军。当晚,毛泽东住在了清真寺北侧一位回族农民的家里。第二天一早,红军离开单家集继续向东进发。1936年9月14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的西方野战军下辖一军团在代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第三次来到单家集,驻扎了40多天。红军第三次到单家集,在当地开展革命活动,成立了单家集苏维埃自治政府,选举回族农民马云清为政府主席。“这是西吉县境内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西吉县文化馆馆长刘成才介绍。“长征途中,在一次次与少数民族接触、交流、沟通和互动后,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检验和逐步完善了民族政策。”刘成才说。
温度全国气温排行榜高温排行>低温排行>钓鱼不适宜钓鱼气象条件不利于钓鱼。
加码 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也是此次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