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生时间大约在早上六点多。起火的18楼位置从外面看,看不出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但是楼道里能够闻到一股非常浓重的烧焦味。这幢楼的楼道很窄,最多只有两三个人可以并排走。 事发小区,很多居民聚在树荫下。一位沈阿姨说,她就住在事发那幢的对面楼里。火灾发生后,她下楼来看。先是来了一辆消防车,后来陆续又来了三四辆消防车。她在楼下的那段时间,看见多位消防员背着装备往楼上跑。等她买早饭回来,就看见一辆救护车开了进来,先后三个人被抬上救护车,是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受伤的那个男人,上半身看起来烧伤得挺严重。 住在事发这幢楼8楼的朱师傅说,他早上六点多晨练回来时,看到家门口停了好几辆消防车,消防员带着装备带着水管往楼里跑。朱师傅想进楼去看看,被消防员拦住了。他站在楼下,看到陆续有不少居民从楼里跑下来,也有消防员不停地在疏导人群。大概到七点钟不到一点的时候,就看到消防员搀着两个大人、抱着一个小孩走了出来,把受伤的三个人送上了救护车。 上午10点多,不断有民警进出事发单元楼。 记者了解到,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分别赶去儿保和浙二,帮助家属处理救治事宜。 浙医二院 两大人烧伤严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上午9点,记者黄伟芬在浙医二院了解到 一男一女两个大人被送到浙医二院,目前正在做手术。烧伤情况比较严重,男子烧伤面积50%多,女子烧伤面积更大,达到了60%多。两人烧伤部位都主要是上肢。医生说,其中一人气管及呼吸道受损情况比较严重,正在进行抢救手术。 受伤的男子姓韩,30岁,女子姓金,32岁,从河南来杭州不久,妈妈在家带孩子,爸爸白天在一家花店打工,晚上还会送外卖。 韩先生的哥哥已经赶到了医院,说是早上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才知道弟弟一家出事了。 等在手术室外,哥哥一直在说怎么办怎么办,弟弟一家刚来不久,房子租金大约是每月2000元,社保才交了一个月。他刚刚给老家打了电话,让家里再安排人过来照顾。 上午11点多,受伤的妈妈金女士出了手术室被推进烧伤科重症病房,一路上眼神似乎在找孩子。 民警安慰她孩子在滨江儿保,有人陪着,听到这里她又闭上了眼睛,很虚弱。 上午10点27分,消防部门通报 ▼ 8月15日6时39分,大关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调度:拱墅区祥符街道方家花苑某幢某单元1802室有大量黑烟冒出,大关中队迅速出动3车15人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6时48分大关中队到达现场,经了解起火位置为1802室的厨房,卧室内有2名大人1名小孩被困,大关中队立即成立3人攻坚组内攻灭火救人,破拆房门开辟救援通道,6时50分救出3名被困人员,随后沿外墙铺设水带出一支水枪冷却火场。6时49分,蒋村中队3车14人增援到场,6时55分,西湖中队2车9人。7时44分,现场已无烟无火大关中队收拾器材返回,增援力量返回。具体起火原因大队还在调查中。 上午10点47分,拱墅区通报 ▼ 8月15日上午7时左右,祥符街道方家花苑20幢1单元1802起火,一家三口(租户,父亲河南人,母亲浙江长兴人)受伤,已送医院检查,具体起火原因和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核查中。据医院反馈最新情况,三人生命特征稳定。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记者陈伟利谢春晖黄伟芬通讯员邵帅。“火”伴联乘,燃出真我:Zippo跨界合作艺术大师Claudio MazziZippo“火”伴-韩宇活动还将邀请包括韩宇、李怡霖、吉良先生、卓一、丁天、邹帅、武装地带等在内的十位“火”伴晒出真我标签,分享他们与Zippo相伴的真情故事,传递品牌魅力。
萧山区的房价“天花板”无疑是钱江世纪城,限价万元/m2,已经看齐主城区的新天地板块;位列第二梯度的是限价万元/m2的市北板块,看齐金沙湖;南部卧城、空港新城则分别限价万元/m2、万元/m2; 余杭区目前挂牌的地块不多,只有乔司、临平新城和仁和,分别限价万元/m2、万元/m2、2万元/m2。
越是处于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之中,就越需要高品质的文艺鉴赏活动以求得精神生活的平衡。
“原来我们是阅读文字,发展到看图时代,再到现在的看视频时代。
” (本报东京7月18日电)SourcePh"style="display:none">。网上群众工作热点调查近年来,越来越多关注社会民生的百姓选择通过互联网表达诉求,各地也日益重视借助网络平台问计于民、施政于民,帮助基层民众及时而妥善地解决实际问题。
仅有小部分人骑摩托车不佩戴戴护具。
在受灾尤为严重的乐清市,乐清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何学考于8月9日11时提前抵达大荆,坐镇指挥,组织应急、水利、卫健、住建等13家部门单位及时进驻,构建起“军地警”三位一体指挥体系,督导党员干部全力奋战防台防汛一线,顺利转移周边5个乡镇4157名群众。
他不允许看电视、听广播或看报纸,也不允许访客探望。德专家剽窃中国学者成果被“停课”,中国学者: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环球时报记者赵雨笙】剽窃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丑闻主导者受到惩罚,据德国《曼海姆晨报》7日报道,被指剽窃中国女学者杨蓉西研究成果的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专家克里斯托夫·泽恩被禁止在未来3个月从事研究和教学相关工作。这是由海德堡大学校长作出的初步处罚决定。此前,海德堡大学医学院院长、首席执行官、商业总监等多名高层人员因这一丑闻辞职。目前供职于南京医科大学的杨蓉西教授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方面的处理结果令她非常满意。
此后,看到村里游客日渐增多,没等张志灿“三顾茅庐”,黄彭勋主动回村了。
这批传世古纸,均为近代收藏大家龚心钊的旧藏。
区镇村联合行动,劝返居住在农家院的游客。
7月中旬,应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组织紧急事务官的数据请求,中国调动高分一号、二号、三号等遥感卫星对印度洪涝灾害区域进行多次成像工作,同时安排专人查询历史存档数据,及时将相关数据提供给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为印度洪灾监测提供空间技术支持,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观灾情高分卫星明察秋毫 在抗击印度洪灾中大显身手的高分卫星是中国对地观测的核心太空力量,也是投入国际救援的主要卫星系列,这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积近10年之功,着力打造的星座系统。 高分专项工程即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是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0年,该专项被批准启动实施。2013年4月,高分一号首发星成功发射并精准入轨,该星突破了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分辨率和幅宽的综合指标上达到了当时国内外民用光学遥感卫星的领先水平。它的发射也拉开了中国高分卫星星座建设的序幕。2018年7月底,高分十一号卫星发射入轨。2019年3月,高分五号和六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中国基本建成了由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卫星等功能各异的业务卫星组成的星座系统。根据规划,2019年底,中国将再发射一颗高分卫星,全部完成天基系统的建设任务,然后把高分专项的工作重点转向应用体系建设方面。 作为中国着力打造的一项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高分卫星不仅服务中国自身,而且向世界各国开放数据,助力国际防灾减灾事业。2015年1月,斯里兰卡遭遇洪灾,有关方面启动应急机制,编制高分一号卫星观测计划,及时对斯里兰卡受灾地区进行成像,为救灾工作提供支撑。2016年4月,厄瓜多尔连续发生强烈地震。中方应厄方请求,紧急调动高分二号卫星对受灾地区进行观测,并向其提供了大批影像图。 追台风风云卫星见微知著 极端天气造成的气象灾害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威胁,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饱受各类气象灾害之苦。为了提高气象预报能力,中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先进的气象卫星星座系统。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启动了极轨气象卫星项目,被命名为“风云”。 1988年9月,风云一号A星发射升空,中国正式开始了“风云”建设。虽然历经曲折,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实现了风云一号C星、D星,风云二号诸星发射入轨和运行服役。2008年5月,“风云”升级到“三号”,之后实现了4颗星组网运行,显著提高效率,天气预报更新时间大幅缩短。 2016年12月,中国风云四号A星发射,性能指标成倍提升,其中,观测效率比“前辈”提升了20倍,观测数据量增加160倍。不仅如此,该星首次实现成像观测和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兼备,使中国气象卫星技术大步跨到世界最前沿。 根据计划,到2025年前,中国将发射3颗高轨、6颗低轨风云卫星。之后,风云五号及测云专用星等将列入发展日程。中国“风云”系统将逐步完备。 风云卫星属于中国,但服务世界,造福于各国防灾减灾事业。今年4月,风云卫星监测到热带气旋“肯尼斯”在西南印度洋生成并预计到其登陆具体时间和位置,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向莫桑比克气象局通报了卫星监测情况,提供了风云卫星监测产品,并建议莫方使用风云卫星天气应用平台,协助莫方做好各项监测预警服务工作,为该国防灾减灾提供了气象技术支持。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台风监测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肯尼斯”之外,还有横扫菲律宾吕宋岛的超强台风“山竹”、登陆日本宫古岛的超强台风“玛丽亚”等。 去年4月,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FY_ESM)发布。这意味着,一旦遭受台风、暴雨、强对流、沙尘暴等灾害,FY_ESM用户国家可第一时间获得风云卫星高频次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今年3月到4月,伊朗罕见暴雨引发严重洪水,中国气象局就针对天气系统及洪水情况,第一时间为其提供风云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分析产品。目前,共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风云卫星数据,约20个国家通过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实时接收风云卫星数据,约30个国家建成风云卫星数据接收站,20多个国家注册成为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用户。同时,中国还接受请求,将风云二号H星定点位置西移,以更好服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 施救援北斗卫星独具优势 2018年9月20日,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颗卫星上首次搭载了自主研制的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等离子体及表面充电风监测仪3个增量载荷,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地面设备提供国后,正式成为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空间设备提供国。 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成立于1979年,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推行的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85年成为该组织用户单位。从用户变为地面设备和空间设备提供国,折射出中国在救援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随着北斗建设的推进,中国救援能力继续得到提升。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的信息,北斗三号卫星继续搭载上述装备,组成更完备的搜救系统。 与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相比,中国北斗具有一大特色,那就是“短报文”功能。所谓的短报文,是指卫星定位终端和北斗卫星或北斗地面服务站之间能够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这一独特功能在搜救行动中极其重要。对于遇险者来说,无法知晓自己的求救信号是否成功发出,是否有人员正在着手营救。通过北斗卫星短报文功能,救援人员在收到求救信息后,可以向遇险人员发送反馈信息,告知其报警信息已收到,以此增强遇险人员获救信心,提升救援成功率。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三号系统从即日起面向全球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北斗”日益增强的救援能力从亚太迈向全球,广泛造福国际社会。(责编:曹昆)。国际锐评: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抵御风雨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14日)发布的今年前七个月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