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琛的《筑梦太空》生动刻画了宇宙空间里航天器的复杂结构,水墨晕染的特殊效果营造出充满梦幻的太空环境,巨大星球与宇航员的体积对比不禁让人感叹人类梦想的伟大;吴国成、高振斌的《X密码》同样是航空航天题材的作品,作者别出心裁地将达·芬奇作品中的人体与宇航员的姿态相结合,重叠交错的肢体轮廓动感十足;冯玉红、傅海波的《大国之翼》以明快的色调描绘了战机调试、检修的画面,近、中、远3个景别均有细节的刻画,与天空的大面积色块形成繁与简的对比;王瑾、苑鸣鑫、肖川的《扬我军威·铸我军魂》是一组四幅的宣传画作品,分别以火箭、坦克、航母、战机为画面主题,作品以插画的塑造方式,将众多军事元素幻化为绚丽的平面化色块进行组合,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青春气息。
陈英杰胖了又瘦,关在小黑屋里琢磨第一季文案时,他在短短的几天内胖了十几斤,一看就让人觉得是个烧烤摊上刷夜的老饕。到了第二季收工,他又瘦了回去,他说这是楼下健身房的功劳。“不能再胖了,再那么干下去,我估计就要告别职业生涯了。” 张岳明的体重曲线则是一路上扬,陈英杰刚见他时是在2016年年底,那时候小伙儿“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可是两季《人生一串》练下来,型男变成了胖子,连带文案也写得肉感十足又欢乐得飞起。
二是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及资源合理配置。
突然,最大的油罐天崩地裂般爆炸起火,10万吨原油倾泻遍地,周围已被烤变形的油罐随时会爆炸、沸溢或喷溅,形成更大的、不可逆转的灾难。
“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是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互联网企业评价榜单,评价指标采用多维度综合评价法,将企业经营的合规性和社会效益纳入评价范围,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客观中立,不断提高评价结果与市场的贴合度,对我国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严谨的研究。社评:香格里拉对话,美国难控制亚洲人心 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的亚洲安全峰会因为有美国的捧场和支持,逐渐做大,产生广泛影响。而香格里拉对话也成为了美国唱主角,一些盟国附和它,宣扬美国亚洲战略的得力场所。随着华盛顿对华态度转向强硬,五角大楼把利用香格里拉对话抹黑中国安全政策做得越来越认真,起劲。 美国防长马蒂斯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上再次攻击中国的南海政策,宣称中国在南海岛礁上部署武器的目的是恐吓与胁迫(周边国家)。他还表示,美国将继续提供对台军事设备及服务。 非常有意思的是,如果中国在南沙岛礁上部署防御性武器是属于恐吓与胁迫,那么美国作为域外国家,不时把航空母舰这样的战略性进攻平台派到南海来,又属于什么性质的行动? 马蒂斯在今年香格里拉对话上说的话相当重,不过今年美方在论坛上得到的其他国家代表的响应反而比往年要低一些。 首先,印度总理莫迪受邀在论坛上做主旨演讲时,以与美国不同的解释谈了印太地区,似乎有意抽掉了华盛顿埋在印太战略中针对中国的咄咄逼人的东西。 南海已经被美国搞成香格里拉对话上的热搜词,不过今年东南亚国家代表对南海问题谈得都比较笼统,没有一个国家的高官在论坛上点名批评中国。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说,此次展览主要展示中国的彩灯和红木文化,寓意中澳关系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除此以外,我和市长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分头到一些企业走访慰问、帮扶帮助,让企业家消除顾虑。
此次修订是对自2016年4月起实施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的一次大修,不仅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纳入对象扩展为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还将原有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调整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据报道,《意见稿》中共有36种情形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与直销有关的有两种,分别是“因直销违法行为两年内受到三次行政处罚”“或直销违法行为情节严重”。
监控录像显示,死者在坠楼前,正试图从六楼的窗户爬出,手上戴着手铐。
整体来看,这段时间白酒股的平均涨幅为%,跟白酒指数涨幅差不多。
他们发现,当人均GDP达到万美元时,人均碳排放往往会达到吨的峰值。上述50个城市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5%,研究人员据此推算出全国的情况,并预测排放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中国提前实现其碳排放目标的可能性将对联合国气候谈判起到促进作用。根据巴黎气候协定,各国将于明年提交修订和改进后的碳排放目标。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实测当量330万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一切准备就绪。……震动世界的时刻来到了。”“骤然间,闪光万丈,碧蓝天空涌现出一个烈焰翻腾的大火球,只听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火球消失,一个蘑菇形状烟云上升。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1967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对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进行了纪实报道。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作出了对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中国核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维护和平为目的,顺应历史潮流,在强军的同时,重点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实现了核电零的突破和步步跨越的核能梦。探访重庆涪陵地下核工厂旧址 记住“816”人的故事 “816”工程建设时期工作照资料图片 “816”工程是三线建设时期上马的核工业项目,6万多人参与建设,即将完工之际却宣布停建。如今,这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开放成景区,带领人们重温那段特殊的历史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庄严宣誓后,数万名士兵、工人、专家走进了祖国西南的大山深处。这个叫做白涛的小镇,一度从中国地图上消失。 隐姓埋名,奉献青春,几万人在乌江之畔的金子山腹中“挖”出了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拟建成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 几十个寒暑倏忽而过,国际国内形势巨变。即将建成的核工程宣布停建,军工企业为生存卖起了化肥,以前的绝密洞体开放为旅游景点…… “816”,这个曾经神秘的工程代号,牵系着一段不应忘却的共和国记忆。 完全是人工挖出来的 从重庆涪陵下高速,秀美的乌江山水一路蜿蜒。驱车两个小时后,路旁一栋老式红砖小楼跃入眼帘,这就是“816”景区接待中心。从地下通道走到马路对面,只见青山脚下有个水泥洞口,上面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816地下核工程”。 “像这样可以进卡车的大型洞口,在山体不同方向有10多个。”讲解员王芋七介绍说,中央批准“816”项目后,总共有6万多人参与建设,8年打洞,9年安装,总投资超过7亿元。 乘车入洞,长长的通道尽头,是第一个开放洞体。昏暗的灯光下,可见一处极其开阔的空间,100多米长,25米宽,高度超过30米,却不见一根立柱。墙上的灯管发着光,模拟机器运行的声音阵阵回响,似乎把人带进了那个未能现世的核工厂。 “这不是天然溶洞,完全是人工挖出来的。当时这里交通极为不便,机械极少、炸药极少,挖洞主要靠人力。”王芋七介绍说,整个工程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轴向叠加全长20余公里,挖掘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米,共12层。 建筑布局宛如迷宫,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 “不就是个山洞吗?”有些游客看不出门道,会这样问。 “在岩石山体内建设如此大的工程量,堪称世界之最。停建以后,主要设备都被拆卸运走了,但从留下的很多痕迹,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曾经那个核工厂的森严景象。”王芋七说,与一般宏大空旷的洞体不同,这里大部分进出的门都极其狭小,门洞却有2米多厚。“如果建成投产,洞内会产生很强的辐射,为防辐射,才会有这么厚的墙和铅制的厚重门板。” 在原来的反应炉锅底洞体内,坑坑洼洼的墙面上还能看见拇指粗的铁条。“据说当初拆卸工人进来这里,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整个墙面都是由厚重的不锈钢板铺成。”王芋七说,数吨重的钢板是如何被运到山体内部的,至今没人猜得到。 保存较为完好的,还有控制室内密密麻麻的核反应堆监控仪表。“这里有2001个表,监控着2001个核反应工艺管,保障生产流程不出问题。”王芋七说,别看这些表和家用电表长得挺像,但当时都算高科技产品,在1978年,一个表造价就高达1300多元。 那真是火红的年代 距离洞体不远,有一处叫麦子坪的地方,是原“816”厂的生活区。很多当年的建设者和他们的后代居住于此。如今,他们还时不时会到洞口附近走一走、看一看。 1966年,正是三线建设全面拉开帷幕的第二年,中央批准建设“816”工程。“好人好马上三线”,为了国家绝密的核事业,数万建设者拖家带口,一头扎进了涪陵的小山沟里。 “我跟着父母来的时候,这里处处都是荒山老林。”“816”景区员工金莉说,最困难时,一顶帐篷挤进100多人。下雨的时候,被子上盖塑料布,床头还要支把伞。最好的房子叫“干打垒”,也不过是用泥土或石块盖起的简易房。 生活条件的苦,并不影响工程建设的火热,乌江两岸的工程会战一个接一个。 “那真是火红的年代。”参与建设的老兵杨文礼回忆,“入夜之后依然在施工,站在高处向工地眺望,夜景极美:金子山下灯火通明,运输车辆川流不息,小火车专列南来北往,车辆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工兵们的号子声还有广播声,汇成一曲美妙乐章。” 那时候,工程兵54师数万官兵面对的“敌人”是坚硬的岩石山体。“战士们戏称自己是‘五块石头夹着一团肉’,上下左右和前方都是岩石,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坑道内空间狭窄、光线昏暗、烟尘滚滚,还要进行爆破。”杨文礼说,战士们手头并没有先进设备,全靠工兵镐、工兵铲、炸药、风钻。“人歇马(机器)不歇,24小时作业。”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者们挖出了超过10万平方米的空间。有人测算,如果将挖出来的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能延续1500公里。 建设时期,保密要求特别严格。进厂第一课就是保密课。生产区挂满了“军事禁区严禁入内”的牌子。对外通信没有地址,写的是“重庆市4513信箱”。 翟文的父母当时在“816”配套的机修厂工作,但从未跟子女谈论过自己的工作内容。翟文也是在工作多年之后,因为维修需要进了一次洞。他还记得,进洞得办专门的“进洞特许证”。 “四处有人站岗,不敢乱走乱看,但满眼都是明晃晃的不锈钢设备,可先进了。”翟文回忆,那是他第一次走进“816”,也是第一次了解自己一家老小从河北迁徙而来的原因。
到北京以后,人民日报接收了国民党的《华北日报》,地址就在王府井。在庆祝70周年的时候,作为一个报社的不年轻的老朋友来说,我想说两句话,一是两个不要忘记,一个不要忘记战争年代为中国的新闻事业为办好人民日报牺牲了很多同志,所以在庆祝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他们,忘记了他们,就忘记了人民日报的这段历史,记住了他们,是对他们最好的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