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冯粒、袁勃)。农业农村部:“两促一降”指导灾后水稻生产原标题:农业农村部:“两促一降”指导灾后水稻生产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已于8月10日凌晨在浙江温岭登陆,给华东5省(市)及东北部分地区水稻生产带来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洪涝淹水易倒伏。受大风和强降水影响,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和辽宁部分地区水稻受淹,造成水稻倒伏和叶片机械损伤,不利于水稻灌浆。二是病虫为害易重发。台风过后,水稻植株易受伤,利于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以及稻曲病和稻瘟病等真菌病害的加重流行蔓延,同时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迁飞害虫也可能加重发生。三是低温寡照易迟熟。今年东北地区水稻生育进程较常年偏晚,台风带来的连续阴雨和低温寡照,将进一步加重贪青晚熟,“早霜”为害的风险增大。 当前,长江下游地区一季中稻多处于拔节孕穗期,部分杂交稻进入破口抽穗期;东北地区一季稻陆续进入抽穗灌浆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台风对水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两促一降”的灾后恢复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排涝降渍促恢复。受淹稻田应尽快排除田间积水,防止长时间积水导致茎叶腐化和烂根,减轻渍涝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倒伏稻田应及时扶苗洗苗,恢复叶片正常光合机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灾后如遇高温晴热天气,切忌一次性排尽田水,要保留田间3厘米左右水层,防止高强度叶面蒸发导致植株生理失水。部分双季晚稻绝收田块,应直接改种应季作物。 二是科学追肥促生长。退水后3—5天追肥,长江下游地区灾后生长偏弱的稻田,适量追施速效氮肥,或采用磷酸二氢钾加少量尿素均匀喷施,提高植株抗病力,加快植株恢复生长。东北地区部分贪青晚熟地块,适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灌浆速度,加快生育进程,促进安全成熟,降低“早霜”风险。 三是严控病虫降危害。加强水稻病虫的监测预警和适时防治。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稻细菌性病害以预防为主,重点是已发病田块和新出现的发病中心,台风过后及时用药全面预防1—2次,防止病害流行危害。一季稻穗期病害防治应重点把握破口前7—10天的关键节点,预防稻曲病和稻瘟病,同时做好“两迁”害虫监测和药剂防治。东北地区重点是预防稻瘟病,抓住抽穗末期前进行喷药预防。(责编:袁勃)。全国专利代理监管实现在线举报投诉 8月9日,为深入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推进“蓝天”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发的专利代理管理系统新增举报投诉模块,可支持注册用户对专利代理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在线举报和投诉。
”这是俄罗斯功勋画家杰姆琴科讲授俄罗斯艺术生活时对学员所说的一句话,也体现着这一培养项目的精髓。
多年前,一场暴雨突如其来,引发山体塌方,曾让记者的首次独龙江之行戛然而止。
秦汉以后的两千多年里,不仅在汉文化圈中流行,也浸润到少数民族群体之中。
会议委托周恩来为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在四川省懋功以北两河口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代表中央提出红军应北上川陕甘创建根据地,得到会议一致通过。此后经过与张国焘的斗争,和毛泽东等率红一方面军主力于10月到达陕北苏区。电影《决胜时刻》曝光宣言版海报原标题:《决胜时刻》走进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澎湃岁月日前,电影《决胜时刻》曝光了一组宣言版海报。海报定格了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关键瞬间,以掷地有声的宣言、以英雄无畏的呐喊之姿,传达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苦难和屈辱,建立一个崭新国家的必胜信念,壮观恢弘的战争场面和运筹帷幄的历史时刻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曙光。
目前,以蛋白质中心、上海光源、量子卓越中心等大科学基础设施为依托,张江核心园区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科学装置和科教机构集群,形成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独特优势。
2.脾胃虚弱者不适宜吃枸杞。
动员部署到位。
不过,对于“在物美超市能不能买到1499元的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的问题,始终有争议。
二是从商品层面看,我国工农业生产稳定,重要的民生商品、工业品供给充裕,粮食稳产丰产,生猪产能处在高位,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裕,市场竞争程度高。
我国首家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近日在北京成立。
今年7月9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广东省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曾志权受贿案,对被告人曾志权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曾志权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