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宝贵的发展机遇期,任何外部干扰都阻挡不了我们改革发展的步伐。
面对围在身旁的记者,瘦小的杨秀贵有些拘谨,左手一直放在随身的小挎包下。左手不能自由曲伸有些残疾,这是3岁时的一场意外导致左腿和左手严重烧伤。初中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她选择了回家务农。21岁那年,杨秀贵与同村的张成友结为夫妻,丈夫也身带残疾,理不起家务,挑不起家里的重担。1997年底,她将一双儿女托付给父母,带着丈夫远赴浙江温州打工。“打工10年,创业10年,曾经苦不堪言、历经沧桑,如今是个幸福的人。”杨秀贵这样总结自己过去20年。在外漂泊的日子,杨秀贵记忆深刻,个中辛酸,唯有她自己清楚。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里,她捡垃圾、当保姆、做包装厂工人……只要能挣钱的她都干过。后来,一位好心的印刷厂老板让她到自己的厂里工作。“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工作就像得到一个宝,上班后全心全意做事。在外面打工的10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打工前,她也想过种茶,可是没有钱、没有地。2006年,凤冈富锌富硒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自此,“凤冈锌硒茶”迎来了发展良机。有个茶园的梦想从未消去,2007年底,有些动心的她回到了老家。办茶叶加工厂,每月需要给请来的制茶师开几千元工资。于是,杨秀贵决定先从学习茶叶加工技术开始,外出取经学艺。杀青、揉捻、定型、脱毫、提香……每一个步骤,她都十分认真地学。几个月学习下来,瘦了近10斤。但她掌握了多款制茶本领,成为田坝第一个女制茶师。这时的杨秀贵决定,自己办厂。办厂,谈何容易?对于残疾人的她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打工的存款加上东拼西借凑了3万元钱,把自家小平房改成茶叶加工小作坊,购买一些基本的机器设备。”就这样,杨秀贵的加工厂有了最初的模样。起步阶段没有流动资金,没有市场,如何发展?杨秀贵选择与两家资质齐全的茶叶企业合作,帮着做茶叶代加工。“2010年,我曾带着自己的茶叶到北京的马连道推销。茶商们并不买账,他们重利润,哪里的茶叶利润空间大就采购哪里的。”杨秀贵说,这次推销的经历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茶叶做成品牌,打出名号。2011年,她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加工干茶万多公斤,创收20多万元。如此一来,茶园面积扩大到200多亩,“秀姑”茶在市场上也渐渐有了名气。2012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微型企业扶持政策,这让杨秀贵再次看到机遇。她找准自己在茶叶加工领域中的创业优势,创办了茶叶加工厂。经过努力,当年即加工干茶叶4万多公斤,产品很快销售一空。在当地政府部门、妇联组织等帮助下,2014年,她的茶业公司正式注册,加工厂变身公司。“每减少使用1台全自动包装机,就能增加5名残疾人就业岗位。”“舞台——是送给残疾人朋友的最佳福利。”在杨秀贵公司的爱心车间,墙上的标语特别醒目。如今,杨秀贵的公司拥有4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解决了40人就业问题,其中18人是残疾人。公司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茶园3600余亩,辐射带动茶农1200多户。去年,公司生产加工茶叶10万公斤,产值达2200万元。“旺角骚乱案”10名被告暴动罪全部成立 最年轻者判刑超过4年 涉案的其中五名被告(图片来源:东网) 【环球网报道记者徐亦超】据香港01网站5月31日报道,2016年农历大年初二凌晨香港爆发的旺角骚乱,事后大批人士被控暴动罪。
(殷维)(责编:李慧博、吴亚雄)。上海针对第二届进博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百日行动原标题:上海针对第二届进博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百日行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第二届进博会)将于2019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各方筹备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全体学员一致表示,城市发展正处于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大家要深入思考城市更新、创新的新使命、新责任。
然而现在很多摩友的装备很齐全。
在新贷款的支持下,赵大哥又扩增了30余亩规模,如今种植基地已达130多亩,年产果近30万斤,销售收入60多万,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他幸福感满满。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说到自己的家庭,金柱忍不住哭了起来,也许外人怎么也无法想象到,年仅19岁的她,是经历了怎样的磨砺。
票务中心有12个闸机口,这几天全部开放,游客从买到票以后,到我们的安检口,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顺利通过,与往年的检票系统相比提高了70%的速度。
●14日12时44分,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突发数万立方米高位岩体崩塌,导致现场部分抢险人员失联。 ●14日凌晨,重庆市城口县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人死亡6人失联。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针对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影响评估出炉,利奇马风雨综合强度指数为1961年以来最大。
吕祖谦和“北山四先生”入选曲阜孔庙,供后人敬祀。明朝徐霞客游金华山后写下4000余字的长篇游记。金华山还是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为一体的“仙山福地、名人沃土”,也是黄大仙得道成仙之地,葛洪《神仙传》和《金华府志》等对这些内容都有详细记载。黄大仙文化上世纪初南延到广东,然后传至。如今港澳台地区黄大仙文化热已成为根植于民间的文化现象,世界各地的黄大仙祠都自称“金华分迹”,尊奉金华山为黄大仙祖庭。带队参加本次活动的香港管理学院执行院长王玮说,金华山人文荟萃、闻名遐迩,这次港澳台学子走进金华山活动,就是要让学子们亲身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壮美山河,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价值营养,为他们将来多彩的人生启航助力加油。奇妙深刻的文化寻根为深化与香港、以及地区青年之间的人文交流,增进两岸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金华市自2016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季“港澳台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港澳台近百名优秀青年学子来到金华山与金华古村落,就读于大陆高校的港澳台青年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面对面的融入式体验,让人惊喜地感受到,这是一场奇妙而深刻的文化寻根之旅。”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李思琦对此深有感触:“港澳台学子的系列活动不仅是推广当地传统文化的窗口,更是联结两岸同胞的重要桥梁。”金华市围绕“侨仙故里·文化福地”等主题,推出重走《徐霞客游记》中的金华古道、体验叶圣陶笔下的金华双龙洞、欣赏黄宾虹笔下的丹青美景、领略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描绘的“希望的田野”、欣赏“东方莎士比亚”李渔开创的戏曲之境等系列活动。做弘扬中华文化的使者坐落在本次活动举办地鹿田村的鹿田书院始建于北宋,南宋时金华学派开浙东学派先声,而鹿田书院是其重要基地。新世纪以来,“中国金华·黄大仙文化研讨会”的举办,标志着黄大仙文化研究正式从“传说”上升到“文化”层面。来自香港教育大学的张佩姗在校攻读专业是大中华文化研究,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坚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心,做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虔诚使者。台湾科技大学学生李徐升两度来金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甚至影响了他的人生规划。“特别是金华电商发展迅速,让我有了向‘文化+电商’方面发展的想法,希望借助两岸的联系,帮助发展台湾电商。”金华市副市长邵国强说,希望港澳台学子实地体验感受,像徐霞客一样爱上金华。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增进金华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友谊,把底蕴深厚的“金华故事”传播到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地。(陈旭东吴俊鹏王红英)《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8月06日第04版)责编:张荣耀。人民日报客户端宣传页人民日报客户端2015年10月,人民日报客户端全新改版,推出“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新功能,支持城市定位,根据用户所在城市,提供对应的政务信息、便民缴费、文化娱乐、生活休闲等服务。
新起的中国对美创业投资也从2018年开始逆转。
他强调,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坚持以凝聚人心为目的,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力量。汪洋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新一轮对口援疆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极大地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锻炼了各级干部、密切了党和群众血肉联系,极大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汪洋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疆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对口援疆工作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综合效益。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援疆,做到精准选派、科学使用,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要务实推进产业援疆,帮助受援地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强化兵团向南发展产业支撑。要坚持民生优先,聚焦脱贫攻坚和扩大就业,资金项目更多向基层倾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内地与新疆各族群众多走动,推动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交融发展。要扎实做好文化教育援疆,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把援疆工作作为锻炼和培养干部的平台,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关心关爱力度,让真情奉献、敢于担当者有干劲、有舞台。尤权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形势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搞好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援疆任务落细落实。陈全国、巴特尔出席会议。19个援疆省市、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受援地州市师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自治区、兵团、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湖北、河南等省市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在和田期间,汪洋还参观了对口援疆工作成就展,考察了有关单位和企业,看望了脱贫户。(新华社记者邹伟新疆和田7月16日电)。两岸婚生子女青年夏令营开营:青春的我们印证一家亲 一秒破冰活动分组展示队形。 田东升摄海外网上海7月15日电(李佳、李俞柔)由全国台联与上海市台联共同主办的“正青春——两岸婚生子女青年夏令营”7月13日在上海青浦日月岛营地开营。本次活动由来自全国9个省区市、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约60名两岸婚生子女参加,其中一半以上为取得大陆户籍的定居两岸婚生子女,其他的为持台胞证、常住在大陆的两岸婚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