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大约500户分得一个垃圾投放点,居民不能任性倒垃圾。按规定,倒垃圾的时间段是早上7∶00~9∶00以及下午4∶00~6∶00,垃圾必须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投放。但也有些小区因地制宜,在撤桶的同时,除了定时投放点外,还设置了一个误时投放点,24小时开放,方便一些早出晚归的人群。酒店将不主动提供“6小样”出差、旅行很多时候都要住酒店、宾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本市旅游住宿业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实施意见》,宣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从7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旅游住宿业不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根据条例规定,不主动提供的一次性日用品主要是指客房内在日常生活中被循环和重复使用的,又便于消费者旅行随身携带的,而由旅游住宿企业提供的一次性替代消耗品,共有六种,分别是: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对于违反条例规定,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的,相关执法部门将进行处理,市民游客也可以举报。对于违反条例规定,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限制使用的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相关执法部门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通过推动旅游住宿业限制或减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加大处罚力度从源头抓分类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抓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驳运。截至5月,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近3万人次,开展执法检查8860次,执法宣传14386次,共检查各类单位15272家次,共教育劝阻相对人8855人次,督促相对人限期整改4843起,共依法查处生活垃圾分类案件642起,处罚金额万元。其中,查处未按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案件占比%,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案件占比%,随意堆放抛洒倾倒生活垃圾案件占比%,其他案件占比%。“从今年5月开始,松江区城管执法局垃圾分类执法宣传检查双月行动正式启动。城管执法力量重点围绕商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大型餐饮、中小学校、大学城、医院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垃圾分类执法宣传检查,为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垃圾分类步入强制时代打好基础。”上海市松江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朱海鹰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启动垃圾分类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各地级城市应于2019年底前,编制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以及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配套政策、具体措施。通知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记者丁秀伟朱丽叶)(责编:叶子悦(实习生)、孝金波)。社评:香港版颜色革命,想要推倒的是什么? 香港是在发生颜色革命吗?我们认为,是的,尽管这场颜色革命看上去有点无厘头。
当时,张伯驹得知古玩商马霁川欲将《游春图》卖至国外,便向其购买。
2017年3月,长沙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于全市城区及长沙县(限长沙经开区、星沙区域)进行限购。
品牌商都希望多渠道发展,不希望成为垄断平台的棋子,因此往往只发声明不关店。
恋爱关系期间转账是否成立借贷关系?法官认为,一般由主张借贷关系成立的一方当事人就借贷关系是真实意思表示以及借款的实际交付承担举证责任。
见学归来,官兵纷纷以昂扬斗志投身练兵备战。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本报记者说。
“上天揽月入洋捉鳖”“中国首幅月球表面图就是我们所研制、经我的双手在所内装调完成并亲手安装到嫦娥卫星上的相机拍摄的。
1980年,《今天》被查禁。1987年,北岛辞国,从此怀乡漂泊。1990年,《今天》出版海外版,北岛继续担任主编,直到今日。2016年,曾经一代人的精神偶像,已年近古稀。客居岁月里,北岛渐渐成了一个沧桑的背影。他很少面对镜头,偶尔一张相片也总给人沉默的感觉。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那无比的想念,或许还有深刻的恐惧。而这一次,面对《春天读诗》,北岛终于开口。站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最高处,脚下是细浪荡漾的大海,一直向北便可回到中国大陆。正值毕业季,一拨又一拨的学生穿着学士服在校园里留影为念,青春洋溢欢声笑语的背后,北岛捧着自己的那本《守夜》孤独地站立着,手中的书页随风轻轻翻动。他静静地看着这群远离历史却又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或许此刻他的内心是复杂的,他看到了自己不可追回的青春,看到了自己满心期待的未来,也看到了念兹在兹无法割断的中国。祖国是一种乡音,他轻轻念起诗句。离国二十九载,北岛尽管乡音未改,却只能对着镜子说中文,只能在公园的冬天里放上音乐,悠闲地煮着咖啡。很长时间里,他和祖国的连接只能是一根电话线,可在电话线的另一端,他听见的是自己的恐惧。不知北岛是否在这个阿拉伯少年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春天读诗·第三季》简介:凤凰文化延续2014年《春天读诗·第一季》的美好与浪漫、2015年《春天读诗·第二季》的真挚与感动,重新启程,在2016年的春光中用心用力地打造了《春天读诗第三季》。这一次我们走出大陆,来到岛屿,试图探寻岛屿与世界的关系。首次有四位国际诗人加入录制,我们也追寻着华语诗人的脚步前往世界,足迹遍布台湾、香港、加拿大。在保持诗人、美景、佳作品质的同时,本季《春天读诗》更加追求深刻和震撼的心灵体验。《春天读诗》三季以来,坚持以诗人出镜的方式,诵读自己的诗歌,我们坚信这是与诗性最为贴近的方式。诗人独特的口音、体味,迥异的人生经历、体验,构成一座内心的隐秘之岛。半个多月查处5起高空抛物案原标题:半个多月查处5起高空抛物案 本报讯(记者任珊)“熊孩子”将阳台上砖块和家用工具抛下楼、情侣吵架一气之下朝楼下丢酒瓶、下雨天不想下楼从9楼窗户直接扔垃圾……记者昨天从市公安局获悉,7月25日以来,本市先后查处5起高空抛物案件,刑事拘留2人,行政处罚1人,批评教育3人。 近日,朝阳区太阳宫附近小区发生一起高空抛物事件,有人朝楼下扔砖头致车辆受损。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姚蒙本报特约记者黄可艺)(责编:郝孟佳、熊旭)。“美国经济因挑起贸易战而变糟” 当地时间8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声明,决定推迟对部分中国商品类别加征10%的关税,加征关税时间由原来9月1日推迟至12月15日。
食欲怎么样?精神状态如何?这些细微的变化他们都会观察记录。时不时护士们还会和家属聊聊,交代注意事项。 对于这一阶段的患者,我们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治愈疾病,是为了让他们感觉到有尊严。关怀病房主任姜宏宁告诉记者。 姜宏宁在为一位患者检查(北京老年医院供图) 2010年5月,北京老年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北京市最早专门开展此类医疗服务的三级医院之一。 1972年出生的姜宏宁从病房建立之初就开始担任主任,至今已经坚守了近10年,这期间送走的病人已经有一千多位。 病房名称中特地规避掉了临终二字,但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可以说是距离死亡最近的。 用护士长毛春梅的话说,经常是昨天还在照料的病人,第二天就故去了。刚来这里工作的年轻护士往往会承受不住这样的事。 但即便如此,姜宏宁和自己的团队依然坚守在这个病房。病房的医生人数从最少的只有2名增加到了5名,护士人数达到了15人,床位数从最初的18张扩充到了35张。 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也是没办法回避的话题。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都需要有医疗机构能够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帮助。开展临终关怀,其实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姜宏宁说。 关怀病房里专门设置了谈心室。中新网记者张尼摄 最难的是对抗压抑和恐惧 在北京老年医院的关怀病房里,专门设置了谈心室、功能房等。其中,功能房中还专门放置了一台跑步机和一台动感单车。 我很喜欢运动,久而久之发现这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所以也会鼓励科室里的医生、护士、护工甚至家属有时间都过来稍微运动一下,让他们别太压抑。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病房里,压抑、沉重是避免不了的。姜宏宁告诉记者,几乎团队里所有人在刚刚接触这项工作时,都有过这样的心理过程。 除了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自身也同样会出现心理问题。有些患者在入院时除了有生理上的痛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甚至会有自杀倾向。 如何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成为院方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功能房内的健身器械可以帮助减压。中新网记者张尼摄 怎么布置病房让它更加温馨舒适?配备什么样的医护人员?我们把这些能想的问题都想了个遍。护理部主任邓宝凤说。 邓宝凤甚至在挑选病房护士时,都会考虑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若都配太年轻的护士,可能承受不了病房氛围,所以她选择了老中青搭配,就连护士的性格也都是开朗外向的。 临终关怀并不是简单的打针、吃药,是由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需要的是团队的合作。舒缓治疗与临终关怀专业管理委员会主任杨爱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些年,在关怀病房里,除了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照料患者,医院还同时配备了药剂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此外,还有社工等社会力量定期到医院提供志愿服务,为的就是能够尽量减少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对抗死亡带来的恐惧与压抑。 病房的走廊里专门设计了温馨的照片墙。中新网记者张尼摄 医护人员:送走病人的过程也是学习 在临终关怀病房里,患者不会像普通病房患者一样康复出院,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衡量,医生和护士注定没有办法收获到治愈病人的成就感。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送走病人的过程也是在学习。 住到这里的病人有着不同的身份、经历,有些老人经常会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和我们聊天、讲故事,很有意思。 毛春梅告诉记者,这些年,她最大的感触是发现每个老人都不一般,他们都有着丰富的阅历,而她自己也从患者身上汲取到很多有益的东西。 有时,家属在病人去世后很久后还会回到医院,和所有医护人员说声谢谢,虽然没能治愈老人,但能够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一些帮助和慰藉,是非常有意义的。 毛春梅说,因为看过了太多离别,她和同事们这些年也慢慢开始思考人生,一个人该如何生活,如何珍惜当下。 关怀病房里的每一间病房都用一种花卉来命名。中新网记者张尼摄 临终关怀服务仍面临发展困境 从生到死,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如何让每个人有尊严地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亿,占总人口的18%,还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老年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安宁疗护(临终关怀)机构数量严重不足。 2016年我们自己曾做过一个初步调研,北京市每年需要临终关怀的人口数超过了10万,而现有的床位资源等,距离这一需求还有相当大差距。
”第二,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