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州区,像贺倩倩这样的“新村干”还有很多。2018年起,为解决部分村干部年龄老化、视野不宽、青黄不接等问题,海州区通过公开招聘,分两批选拔出203名优秀大学生回本村任职,将他们充实到全区84个村(其中5个涉农社区)的“两委”班子。这批“新村干”的到来,为一些“老气横秋”的村子注入了新鲜血液。招选拔现场火爆,考试既看理论水平也重实践能力,为84个村配备了203名优秀大学生2018年初,海州区委组织部在对79个村的大学毕业生情况开展调研时发现,很多大学生有返乡干事创业的意愿。为此,海州区经过谋划,决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历的海州籍优秀大学生回本村任职,启动“本土大学生回本村任职”的“双本工程”。“我们选拔优秀大学生回本村任职,不仅有利于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同时还为乡村振兴打造出了一支‘拉得出、干得成、用得上’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连云港市委副书记、海州区委书记万闻华说。沈菊林是板浦镇菜园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在外打拼了5年后,他与朋友合伙创办了一家装修公司,每年分红加上工资有20多万元收入。2018年初,沈菊林得知招“村干”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就报名了。“这些年一直在外,苦也吃了,钱也赚了,同时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很想回家乡干点实事。”沈菊林说。和沈菊林一样,2018年初,各地的海州籍大学生们,纷纷回老家报名应试。“笔试、面试现场非常火爆,全部都是年轻的面孔。”回忆起公开招聘时的场景,时任海州区委组织部组织科负责人的徐鑫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报名并通过资格复审的就多达701人。选拔考试既看理论水平,也重实践能力,采取现场演讲、民主测评、家访、走访群众、调研创业项目等形式,全方位了解分析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大家报名这么热情,选拔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海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林田海介绍,经过严格挑选,两批次公开选拔共为全区84个村配备了203名优秀大学生,其中党员68人,平均年龄岁。招聘来优秀人才后,还要想办法留住人才。为此,海州区拿出一整套方案,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和绩效考核奖励制度,为“新村干”们解决后顾之忧。
无论是记者还是机师,乃至其他行业从业者,所在岗位不同,人生追求不同,但应该达成共识,即遵纪守法、拒绝暴力,比如记者应尊重采访对象,为公众传递客观、公正、全面的信息,而不能人身攻击、撒泼谩骂。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新时代中国扶贫脱贫的主旋律。
自2011年初发布第一辑研究成果以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以每年一册的速度推出清华简的整理报告。
经济全球化可以提高世界福利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合作,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仍然是政治而非经济。
比如,有的地方打出综合救助“组合拳”,民政、教育、卫健等部门一起用力、综合施策,为形成帮扶合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再比如,针对扶贫领域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国家已经建立起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机制。
与会,中心第三、四党支部党员结合学习情况和自身研究实际做了交流发言。
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排除故障,确认飞机外形完好、功能正常。
” 据数字水泥网数据显示,上半年水泥价格呈现出同比上涨、环比略降特征。
不仅如此,以扶贫领域“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为契机,该市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进一步压实。
”王晓红说。
不过,截至目前并未有来自庞大方面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