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香港隶属于国家,是中国的香港,不是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香港依《基本法》享有高度自治。如果一国原则受到冲击,两制就无从谈起。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香港肩负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宪制责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决不能允许的。 谢锋强调,在一国基础上,我们尊重两制差异、善用两制之利、依法在香港实行高度自治的立场也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也不会改变。 谢锋指出,回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没有一任港督是由港人民主选举产生,绝大部分时间立法机构成员更是直接由港督任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香港回归以后,港人依法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区自治范围内事务。香港居民前所未有地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遗憾的是,仍有一些人昧着良心地主张某些香港从未存在过的所谓权利,反过来栽赃中国中央政府侵蚀这些权利,这些谬论于法律无据、于事实不符,再次暴露了他们的偏见、傲慢和虚伪。中国五矿子公司敷衍整改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记者高敬)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4日通报,江西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是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二级企业五矿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环境污染问题久拖不治,敷衍整改,且多个环境违法问题并存。 督察通报称,企业消极应对督察整改。该公司4个萃取车间和3个附属车间,存在明显的氯化氢和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2016年7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江西省开展督察;2018年6月,又对江西省开展“回头看”,并多次转办群众举报问题。
活动结束之时,人们依旧沉浸在智慧的海洋中,各个感觉意犹未尽。
这位90后的白领男生,已是一位涉网游19年的资深游戏爱好者。
“北部地区需求增速快于南部地区,尤其是华北和东北地区水泥需求有接近20%的高增长。
如今,无论是政府组织的交往活动,还是机构间形成的交流机制,乃至两地群众间的自发交往,都将援助地与受援地紧紧连在一起。
十八大以后,网络问政平台发展得非常快,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工具越来越进步。
在寿光菜农积极排水自救的同时,青州市的花农们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当晚23点30分该航班在哈尔滨落地,乘客此时也转危为安,在空中和地面服务人员的帮助下顺利下机。
其中有自由发挥版,如“你给我听好了,以后只有我才有资格让你流泪!”“这一百万花不完,今天不准回家。
“犬病治疗室的建设,可以让在医师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按时给犬进行体检,及时实施相应处置。
目前,回天地区14所中小学全部纳入市级扩优改革范围,实现全覆盖。为弥补优质资源短缺,回天地区在前期引进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育翔小学等名校后,今年又引进了人大附中、清华附小在回天地区办学。 去年以来,回天地区新建幼儿园两所,接收小区配套幼儿园10所,规范社区办园点28所,累计增加幼儿园学位1万多个。据市发改委介绍,回收的10所幼儿园全部建成公办或普惠园,今年上半年,回天地区新增8所普惠幼儿园。 市教委负责人表示,对于办成普惠园的,按每月每生700元和1000元标准给予定额补助,今年以来,市区两级对回天地区普惠园给予资金支持共计8600万元。 教育方面 项目任务 规范提升现有社会办园,扩大普惠园覆盖范围; 通过名校办分校等多种方式,着力改善教学条件; 大力提高地区办学质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计划实施幼儿园项目20个,中小学项目12个。 目前进展 原计划32个教育项目已开工16个,其中已完成14个,到2019年底还将开工14个。 亮点成果 现已完成12所普惠制幼儿园 预计增加3810个幼儿园学位 每月保教费用降至最低600元 天通中苑西区小学引入清华附小,9月份实现招生。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 探访1 转普惠后幼儿园学费降至每月750元 家住天通苑北三区的李女士,去年9月把儿子送到位于天通苑北三区43号楼的天骄双语幼儿园(简称天骄幼儿园)。当年12月,天骄幼儿园变成了普惠园,李女士的直观感受就是收费降低了。 学费+保育费+餐饮费每月省2000元 虽然正值暑期,但在天骄幼儿园里,很多孩子在操场上做游戏。 “去年刚来的时候,学费是每月2700元,加上保育费和餐饮费,每月是3300元左右。从12月开始,学费就变成了750元每月,加上保育费和餐饮费每月也就1300元,学费每月省了近2000元。”家长李女士说,她家就在附近,选择这所幼儿园的原因是不用过十字路口。幼儿园变成普惠园后,孩子的活动比以前还增加了。 据悉,同一时间,回天地区共有10所幼儿园转为普惠园。 400多个孩子中非京籍约占两成 天骄幼儿园2006年起在天通苑办园,去年开设了14个班。今年的招生已经结束,共招收150名新生,将增设两个班级。 园长殷光杰介绍,幼儿园生源以天通苑北三区为主,也会接纳北二区和天通中苑三周岁以上适龄儿童。“在学位有富余的情况下,不是本地户籍、但在天通苑的双职工的孩子也会收。目前400多个孩子中,300多人有北京户口,其余是非京籍,占比约两成。” 据她介绍,转为普惠园后,市教委每个月进行一次督查,昌平区教委每月进行一次督学。“在检查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我们之前会有幼小衔接课程的教授,转为普惠后,就不允许出现这些内容,而是以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为主。”殷光杰说。 探访2 清华附小天通苑校区比计划多招两个班 备受天通苑居民关注的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天通苑校区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次招生,原定招4个一年级班,最后扩为6个。 校区改造预计8月25日前完成 这所位于昌平区天通中苑76号的学校2007年12月开建,2010年完工,因未进行规划及竣工验收一直未办理移交。记者去年夏天探访时,校园内长满杂草。8月12日,记者再次来到学校,发现原来烂尾的教学楼已经装饰一新,工人正在平整栅栏旁边的土地,准备植树绿化。 据施工方负责人、昌开公司副总经理李文介绍,预计8月25日前完成所有工作。他了解,天通苑只有一所天通苑小学,已经满负荷运行。昌平区教委发展规划科副科长邵立森也对此消息予以肯定。 名校带动天通苑地区学生回流 清华附小昌平学校执行校长刘建伟介绍,即将开学的天通苑校区将是小学加中学,生源集中在天通中苑还有部分天通东苑的学生,原计划小学24个班,现在小学一年级由原来的4个班变成了6个班。录取标准上,户籍和房产一致的肯定排位靠前,其次是户籍在这里但没有房产,然后是只有房产没有户籍的,再就是非京籍学生。 因为此前教育资源不足,很多家住天通苑的学生会选择去海淀、西城等区就读,“在我校东小口校区,非京籍学生的数量每年基本恒定,但是我们招生总人数从110多人变成了250多人,这说明天通苑地区原本会去其他区借读的学生选择了回到这里读书,带动天通苑地区的学生回流。”刘建伟分析。
“假期过半,我感觉孩子近视度数又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