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加强了与空管、航空公司及驻场海关、边检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联动机制,保证了旅客安全顺利出行。
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河道内水流湍急,轿车被冲到距桥300米的地方,被河道底部的淤泥和石块卡住,隐约现出车顶,被困在车内的司机生命危在旦夕。为确保被困群众的安全,消防员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展开救援,首先利用救生抛投器将绳索固定在河岸两侧,同时派出一名水性较好、救援经验丰富的消防员做好个人防护后,运用绳索飞滑到被困车辆上。由于洪水水流湍急,救援难度大,消防员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多次冲锋均无功而返。
能人带动,加上村民支持,水厂运行很快进入正轨。
随着今年6月下旬四川、福建、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已全部启动模拟试运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座谈会。
根据新版总规,北京将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改变过去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其中,“多点”即5个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将成为北京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点地区,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 从上半年土地市场成交情况看,“多点”地区成交土地公顷,占总成交量38%。其中,位于亦庄河西区的两宗“限竞房”地块备受关注。这两宗地块位于六环路内,京台高速东侧,不仅位置较好且配套齐全,未来将有利于满足刚需人群住房需求,并推动实现亦庄就业人群的职住平衡。
业孕育而出。”合肥经开区招商局局长吴文利介绍说,依托产业优势实施科技赋能,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经开区提出打造“新芯之都”的计划正在变成现实。从黄金期到严峻期:压力和阵痛交织叠加20多年来,合肥经开区一直是安徽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更是合肥市工业发展的主引擎,尤其是基于安徽省提出的工业强省及合肥市提出的工业立市战略,制造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在“十二五”末迎来了爆发期,合肥经开区也成为安徽省首个2000亿元产值的开发区。进入“十三五”,随着国家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制造业发展为基础的合肥经开区,由于庞大的工业体量,使得稳存量、保增长的压力剧增,面临着双重挑战。不仅如此,当时的合肥经开区还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质量不高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足的问题。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杨伟认为,这些问题相互叠加、错综复杂,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程度,如不及时有效解决应对,经济发展必将出现滑坡。记者了解到,2015年之前,合肥经开区更像是一个“加工厂”,很多制造业项目附加值不高,产值、税收“两头在外”,高新技术企业、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难有作为,创新平台、众创空间寥寥无几,并面临着发展空间上受限的问题。“还有一个关键点是人的思想没有转变,做大项目、搞大工业,对科技创新认知不足。”杨伟说,“为此,从2016年开始,我们提出了全面‘二次创业’,就是要构建改革开放新高地,在创新提升中寻求突破。”从惯性思维到创新思维:一张蓝图干到底转变观念再出发,“二次创业”如何干?“规划先行,这是经开区的传统,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要把四梁八柱立起来。”杨伟说。合肥经开区开始从顶层设计入手,以系统化思维,全面布局:以产业为核心,排定“十三五”总目标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系统构建“10755”(十大产业、七大创新平台、五大开放平台、五个专项工作)工作体系,细化方案并考核到人。合肥经开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峰介绍说,有了这样一个体系,真正解决了要干什么、谁来干的问题,从全区层面到各工作推进组,再到各部门,都在围绕各自“中心轴”,有层次、有次序的循环。“有了‘二次创业’的总设计、总体系,为我们指明了朝着‘发展什么样的经开区’‘如何发展更好的经开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杨伟看来,“二次创业”再出发,将要解决的是园区以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体现的是新的发展理念下对经开区新格局、新模式的探索。那么,如何提升创新驱动力呢?合肥经开区认为,不能抛开产业优势谈创新、搞科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此及彼的问题。为此,他们提出“科技+产业”的产业创新战略,让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园区一方面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孵化器,嫁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之关联产业,加速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与清华、天大、北外、中科大、哈工大等科研院所实现良性互动,推进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等“七大创新平台”产业化,着力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60万辆)基地、高端芯片基地、公共安全产业化基地、全球最大的笔电研发制造基地、全球首个口服胰岛素胶囊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依托七大创新平台,该区还实施科技中小企业“四个倍增”(数量、规模、效益、创新能力)计划,运用创新券、科技贷、高企贷等金融手段,设立基金大厦,构建科技企业成长生态体系。数据显示,目前,合肥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6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授权量年均增长42%。今年上半年,该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制造中心”到“新芯之都”:新兴产业塑造核心竞争力记者了解到,为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合肥经开区自2016年起实施“创转升”(创新转型升级)行动,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对占地工业企业实施综合绩效考评和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率先向转型升级的“深水区”挺进。一退一进之间,园区实现了效率和动力变革。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孙余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转升”行动带来的效应十分明显。2018年全区占地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了16%、%、23%。记者在天麦生物制药公司了解到,在合肥经开区历经13年的孵化、研发,公司已形成了7大产品、28品规的全系列胰岛素针剂产品链,不久前还建成了全球首条口服胰岛素生产线。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露说,该区主动参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合作,目前落户该区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5家,超过全省的1/5;日资企业39家,是中西部日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合肥经开区GDP、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经济稳中有进,特别是“进”的蓄势加速。刚刚过去的上半年,该区14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多数超过预期,GDP保持两位数高位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达到%,多项指标显示产业演进和动能转换明显向中高端迈进。海南琼海消防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原标题:海南琼海消防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为全力做好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作战能力。12月21日,海南省琼海消防支队在椰亨商业城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在建造长沙格力时,提前完成了“工业互联+能源互联”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按国家最高级别绿色三星工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打造了由机器人、数控机床、物流仓储装备、检测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组成的智能工厂,实现了精益化、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生产模式。
他们遇到的可不仅仅是几个“单打独斗”的小骗子,而是一个有预谋、有组织、有分工的诈骗团伙。
交通运输成为北斗导航的民用主行业,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公网和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实现行业应用。
像购物类、客服类、网贷类骗局,其实可以归为同一类,那就是骗子利用网友对购物、网贷流程的不了解或贪图便宜的心理来设置陷阱。
●河南永城通报玛莎拉蒂追尾致2死案,3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