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让地球转得更安全如果说履职尽责、敢于碰硬是刘道光坚持的职业操守,那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则是刘道光始终追寻的工作方向。
根据工作方案,本市按照个人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鼓励有抗震节能农宅建设意愿的农户或住户,按照抗震设防和节能要求进行农宅建设,市级财政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其中,如果是新建翻建,市级财政将按照2万元/户的标准奖励。建设后房屋需更结实抗震这份方案中所指的“农宅”,是农村居民在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上建造的用于家庭生活的居住用房,包括卧室、起居室(家庭共同活动的房间)、厨房和卫生间用房。按照划分,本市将针对农宅进行三类“升级”:规模更大的新建翻建,抗震和节能兼具综合改造以及单纯的节能保温改造。其中,前两类的实施对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规划保留村内的本市农业户籍居民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包含享受过农宅新建翻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山区农民搬迁资金补助政策、2017年(含)前危房改造新建翻建补助政策的农户,也不包含2018-2020年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农户。而节能保温改造实施范围是已实施或本年度即将实施“煤改清洁能源”取暖设备安装的农村居住户,未全面享受过门窗和外墙两项节能改造奖励政策,经评定为A、B级的农宅(违章建筑除外),进行门窗和外墙节能保温改造;至于对评定为C、D级的农宅,则引导通过新建翻建或加固改造方式除险。升级改造后的房子将具备哪些“硬杠杠”?记者注意到,方案所要求的具体建设标准是建设后农宅抗震应符合烈度8度的设防要求;另外,也在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等方面列出明确节能指标。这样一来,就能让农宅更结实,也更舒适环保。村民自愿实施政府给奖励需要提醒村民的是,这次农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并非强制,而是按照个人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鼓励有抗震节能农宅建设意愿的农户或住户,按照抗震设防和节能要求进行农宅建设,市级财政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市住建委在方案中介绍,抗震节能农宅建设奖励资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引导资金统筹管理,分项制定奖励标准。鼓励各区加大对抗震节能农宅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其中,新建翻建市级财政按照2万元/户的标准对各区给予奖励;实施抗震加固及节能两项改造的市级财政按照2万元/户的标准对各区给予奖励,只实施抗震加固的市级财政按照1万元/户的标准对各区给予奖励。此外,建设超低能耗农宅的农户,按照《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及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标准和期限享受奖励政策。节能保温改造也有奖励:如果同时实施门窗和外墙两项改造的农宅,市级财政按照1万元/宅的标准对各区给予奖励;实施门窗或外墙一项改造的农宅,市级财政按照万元/宅的标准对各区给予奖励。施工完成后须竣工验收按照方案披露的流程,只要村民有抗震节能农宅建设需求,并自愿按建设标准和“煤改清洁能源”标准实施,都可以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在村委会的指导下填写申请表。申请之后,村委会将对抗震节能农宅建设申请进行核实、公示,再经过乡镇人民政府核查、区级确认、市级汇总后,就可以实施。在具体操作环节,如何保证施工的质量?记者梳理发现,这次农宅抗震节能建设既可以由村委会组织统一实施,也可以由村民自主实施。“农户或住户既可以选择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来实施,也可以选择经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培训合格的建筑工匠承担建设施工。”相关负责人说。施工完成后,也要通过严格的验收。工作方案显示,对于统一实施限额以上的抗震节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规定进行竣工验收;而自主实施的抗震节能建设项目完成后,村委会应组织农户或住户、设计单位或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实施项目进行验收。本报记者曹政(责编:尹星云、鲍聪颖)。台风“利奇马”已致6省市651万人受灾 145.6万人紧急转移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01时45分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
未来开放的重点方向可能包括:一是,放松外资银行投资设立中国分支机构的条件;二是,进一步放松外资入股国内银行的准入条件;三是,加强离岸与在岸市场的联动,有序放松外汇市场管制等。
全方位构建了实战体系,演练各环节环环相扣,衔接紧密,指挥流程清晰,各参演单位主动作为,密切配合,科学处置,实现了川西片区危化品专业力量的有机整合,为全省危化品事故处置积累了宝贵经验。
“app总闪退或没反应,浪费了不少时间。
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大气扩散和清除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
据日本《读卖新闻》2018年5月报道,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
本次足协调查组共有四人,两名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工作人员、两名纪律委员会成员。
“今年,我在去年建议的基础上,也是在调研基础之上,把对于民间信贷市场的治理和规制的问题予以了完善。
商人则因无辅币之找换,货物不易出售;农民则因需用品之不易购到,宁愿物物交换,不肯收受法币。
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五年来,北京加大职业教育专业调整,更好地契合经济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思路决定出路,媒体融合不但不会削弱主题报道,而是为主题报道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