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扶贫 >

教育幫扶阿爾山的孩子們上北京名校

发布时间:2019-05-17 18:09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阿爾山的 孩子們 好福氣

教育幫扶阿爾山的孩子們上北京名校

教育幫扶阿爾山的孩子們上北京名校

教育幫扶阿爾山的孩子們上北京名校

“沒想到,我的孩子也能上北京名校。”談起女兒就讀的學校,初一年級(2)班於卉馨的媽媽樂得合不攏嘴。2018年6月,阿爾山一中正式挂牌成為北京二中阿爾山分校。自此,阿爾山市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

二中退休校長徐杰

簽下三年教育幫扶合同

阿爾山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北部的一座邊陲小城,年均氣溫僅-3.2℃,冰雪期長達7個月,最冷時氣溫低至-40℃左右。由於歷史原因,當地教育欠賬多、人才匱乏等問題日漸凸顯,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呼和浩特等大城市讀書,生源不斷流失。

響應國家“扶貧攻堅”號召,東城區教委前后6次與阿爾山市教委開展調研互訪。2018年6月,雙方簽訂了教育對口幫扶框架協議,北京市第二中學與阿爾山一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書﹔同年8月,阿爾山一中正式挂牌成為北京二中阿爾山分校,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阿爾山基地在阿爾山市揭牌落成。隨后,二中教育集團6名干部教師組成教育幫扶團,常駐阿爾山分校,與當地教師協作開展百余項教育教學工作,對阿爾山分校進行“造血式幫扶”。

63歲的執行校長徐杰是此次教育幫扶團的領隊。在出發之前,有很多人勸他,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就別去偏遠地區支教了。這位倔強的老校長非但沒反悔,反而還簽下了為期三年的教育幫扶合同。“我們有責任將更好的教育帶給阿爾山的孩子。”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老校長,徐杰深知,要想生源“回流”,光有“硬件”還不夠,提升“軟件”才是關鍵。他從學校管理開始抓起,對行政班子大刀闊斧改革。其中,初中、高中原來由兩位主任分管,互不交叉。徐杰力主合二為一,由一名教學主任負責,這樣一來,初高中銜接更加合理。同時,他把原來分散的部門統籌規劃起來,成立了校務辦公室,協調運作學校的整體工作。“老師們遇到問題就知道該找誰,該向誰反映,大大提高了學校行政辦公的效率。”

英語教師董霜

師徒結對傳授獨門絕技

在阿爾山分校的教室裡,經常能看到后排坐著的聽課教師——這是二中教育集團為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向所有支教教師提出的要求:要深入課堂聽課,聽常態課、推門課,及時與教師交流反饋。

擔任教學副校長的劉麗燁從櫃子裡搬出了四本厚重的聽課本。自從來到阿爾山,她已經走遍了各科教室,認真記錄下每一堂課的聽課內容,並寫下綜合評價,為授課老師提供改進意見與建議。“等到離開的時候,我會將所有筆記留下,讓更多老師都能用得上。”

“師徒結對”也是阿爾山分校從“輸血”邁向“造血”的重要一步。來自二中教育集團的董霜是一名高中英語老師。7年前,她前往新疆和田支教。這次,她來到了阿爾山分校,擔負起高三年級的教學重任。去年,她接到了一項新任務——與剛畢業的趙藝老師“師徒結對”。每次趙藝上課,董霜必去旁聽,記錄下哪裡講得好,哪裡還可以再延伸,課后再細說給徒弟聽。

有一次,班上的一名學生打瞌睡,被趙藝點名后,學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頂撞了她。強撐到下課,趙藝跑到董霜面前大哭了一場。借此機會,董霜向她傳授了與學生的溝通技巧,同時也建議她從改變教學方式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怎麼做才有效果?董霜向趙藝傳授了自己的“獨門絕技”——讓學生利用網絡APP為動畫片、電影配音。在班上試驗后,效果出奇地好,學生們相互比著誰的發音更標准、誰的語調更自然,課上再也沒人睡覺了。

“能有北京的師傅帶我,是我的榮幸。她教授給我的不僅僅是教學理念和工作方法,還有成為一名優秀人民教師應當具備的素養,這是我一生的財富。”談到師傅的幫助,趙藝很動情。

德育副校長馬清原

“包公色”換來21個社團

每周三下午,德育副校長馬清原都要早早來到運動場,因為這是社團固定的活動時間。“剛來時,看到這裡寬闊的運動場、即將竣工的籃球館,我很興奮。”馬清原回憶道,完備的場地讓他萌生出開辦社團的想法,“再加上學校有很多多才多藝的老師,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幫助孩子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