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美食 >

一开播就收获9.5分,回归“风味人间”再揭食物秘密

发布时间:2020-04-27 18:09来源: 网络整理


陈晓卿说,每一餐都来之不易,《风味人间》正是希望从“风味”这个谜团开始,在带给大家食色欢愉的同时,用食物做信使,展现世界不同地区极具个性的传统美食,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对于生活的热爱。


【内核】用食物来认知世界


无论是小小渔船上镖鱼少年的艰辛历险,还是哈萨克牧民干脆利落的宰羊杀牛,《风味人间》第一季记录下的很多故事打动了亿万观众,人们被一方水土的人情美味所打动。《风味人间》展现的是“带你去探险”,讲述的是“用食物来认知世界”,和其他同类美食纪录片相比,“风味”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山川从未改变,《风味人间》第2季重温了那个熟悉的烟火世界。



在全片开篇第一个故事中,尼泊尔的蜂蜜猎人爬山取蜜,脚下是上百米的悬崖,仅仅靠一根细绳攀爬,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活动,每年都有人付出生命,即便成功采到蜂巢,一个蜂巢也只能采一半,确保明年可以再采,而这也成为当地猎蜂人和蜂蜜之间巧妙的平衡。在李勇看来,“风味2”在呈现美食,也是在努力记录人类曾如何生存。


遍寻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拍摄超过300种美食,通过八个严整有序的分主题,《风味人间2》寻找出美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外的故事在风土习俗以及美食的烹饪方法、呈现形态上,都跟中国有很大区别,但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面对食物,大家都是有喜怒哀乐、活生生的人。李勇表示,片中所展现的人性、民以食为天,这些都是不分东西内外,是一致和共通的元素。第一集“甜蜜”中,既有尼泊尔喜马拉雅山下的猎蜂人、伊斯坦布尔的甜点学徒,也有扬州的早茶主厨和四川青城山下做婚宴的乡村厨师,他们做出来的巴克拉瓦、翡翠烧麦、千层油糕、甜烧白等美食也体现着各自对生活的不同理解,正如片中所说的,“糖无从找寻,甜无处不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拥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对于美食的热爱却是相同的。



【主题】在同类中找到“差异”


从食物出发观察世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想了解一个地区,先从了解他们的饮食开始,食物背后能看到不同地域人们生存方式的差异,张平坦言,这也正是制作美食纪录片的目的。



世界美食丰富多彩,“风味2”在设计这一季内容的时候,设想能产生“撞食”的有趣效果,所以每一集划定一个相对具象的内容,在同类食物中看差异,也就是“连连看、找不同”。在赴各地调研与拍摄的途中,摄制组找到了当地美食的“根”和生命。很多食物的制作本身没有什么秘密,选材、加工、烹饪都谈不上复杂,但就是只有在当地才好吃。比如“风味2”中所展示的甜品,中国和土耳其,一个婉约一个热烈;通过螃蟹,能看到美国的蟹肉至上主义对应中国或者说东方重鲜知味、更看重膏黄;在面对杂碎时,意大利和中国也有两种不同思路的“脱胎换骨”。对于“风味”的创作团队而言,将这些“碰撞”和“趣味”所带来的融合感一起展现在片中,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种食物背后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东西,食物的产生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文化心理、饮食习俗等,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全球化进度不断加快,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人,可能被某些标准快速统一,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些食物,根植在原产地,它离不开当地的土壤。在“杂碎”这一集中,东西方存在不小的认知差异,不管是在市井街头,还是豪门盛宴,杂碎菜品可上可下,从来都是多姿多彩的。另外,食物的受众群体,以及视觉表现的空间,也是“风味2”需要考虑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