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美食 >

《食为天》:新疆美食前世今生探秘

发布时间:2020-05-15 17:03来源: 网络整理

在欧亚大陆腹地,新疆广袤遥远神秘。古老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自东向西延伸,许多水果、蔬菜和农作物则自西向东传入,被中原巨大的农耕文明一一揽入怀抱。 

这些后来被冠以“西”“胡”和“番”的物种,对整个中国,特别是对新疆的农业生产和饮食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游牧民族在逐水草而居,随季节迁徙的过程中,创造出许多延续至今的美食。冰峰与沙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伍,新疆不同的地域孕育着不同的甜蜜。 

“(串羊肉串的)红柳钎子比铁钎子长,串上的羊肉块也大得多,必须举起才方便吃。”“吃烤包子有要领:一看二摸三慢吃。”翻开《食为天》,各种新疆美食的香气扑面而来,它们的前世今生也借由作者王族的笔缓缓流淌。 

知味停车,闻香下马。在新疆工作多年,作家王族凭借对新疆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和多个游牧民族的亲密接触,在对新疆各民族食物的观察品鉴当中,植入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性格特征,带来全新的新疆食物鉴。 

在这部色香味俱全的书中,作者不但描述了烤羊肉串、烤包子、馕等蜚声天下的经典新疆传统食物,也详细介绍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特色美食的来历做法。其中既有拌面、大盘鸡、烤包子、手抓肉、烤全羊、哈密瓜、葡萄干等大众耳熟能详的食物,亦有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饮食,如平锅羊肉、缸子肉、椒麻鸡、冬拜吉干、馕坑肉、沙尔阔勒等。 

作者历数新疆美食,也娓娓记述穿插在其中的那些关于新疆美食留在舌尖的记忆。 

故事就是美食,记忆就是味道。

透过对这些食物以及对食物的制作者甚至是民族历史研究者的描述,新疆的博大厚重得以呈现,新疆美食的狂野气质被彰显出来。

在美食面前,作家那些和味觉、和食物纠缠在一起的“时间、际遇、记忆和思考”,在“回头张望”之时,都变得“透明”起来。 

王族说,他特别注重表现人与美食的关系,着力呈现人因为美食发生的命运变化,以及美食在变化中的固守或嬗变。“希望表达美食和一块土地共同的演变,亦希望展现美食坚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民以食为天的内涵。” 

对于读者来说,新疆戈壁浩渺、沙漠雄浑;喀那斯湖畔,图瓦人的炊烟袅袅,带走悠长的岁月;在塔里木,胡杨林浓烈的秋色,让夕照也牵绊留连;在天山谷地,高山雪水像沁凉的蜜与奶奔流;而魔鬼城的银河,在苍穹之上恣意涌动……

然而,在永远也走不完的新疆,如果不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我们就永远是过客,永远无法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无法彻底地理解,那些被风沙磨砺和改变过的,笑意盈盈的面孔。

尤其是那些至今为当地人大量食用,但却因各种原因很少传入内地的食品、饮品,比如在火坑里烤熟的库麦其、只有在春雨日(春分)才能熬制的诺鲁孜饭、爱情催发而来的穆赛莱斯和出了新疆就变了味道的库尔勒香梨等等,我们就永远和新疆文化,河汉渺远。

美食蕴含文化。 

这本新书,不仅仅是一本味道丰厚的美食品鉴作品,也是探索“新疆之心”的全新通道。

下一次,如果去新疆,不妨带着它到处转转。拿着这部带有马奶子、皮芽子、米肠子、刀把子味道的“攻略”,会不会引领我们更加接近新疆千百年来的历史与文化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