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美食 >

舌尖美味老酸奶助力农户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6-23 11:39来源: 网络整理

从西宁前往达坂山,227国道是必经之路。每经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大桥时,很多人总会被一种美味吸引。

这美味里有100户农户“家”的味道。

这美味成为大通100户农户奔向小康的一条捷径。

这美味走向青海各地,乃至甘肃、广东等地区。

6月16日,《西海都市报》记者跟随一名游客的脚步,一起寻找挑动游客味蕾的大通美味,倾听发生在那里的故事。

吃过一次后,他驱车40多公里再买两箱

“师傅,附近有一家很好吃的手工老酸奶,具体在哪儿,您知道吗?”6月16日,李先生从西宁出发,驱车40余公里,一路询问,慕名到大通塔尔镇买手工老酸奶。

没错,我们所说的美味,就是大通塔尔大桥向北500米处的三江韵手工老酸奶。这个酸奶很特别,它的奶源来自大通县四个乡镇。

这家酸奶在附近小有名气,李先生很快顺利找到了目的地。跟随李先生的脚步,我们走进手工老酸奶店。

一进门,醇香的奶味扑鼻而来。保鲜柜内,金黄色的奶皮让人垂涎欲滴。销售区有2.5元的罐装酸奶,也有3元的碗装酸奶,多买还有优惠。销售区还有一个监控屏幕,能看到后方车间内酸奶制作的全过程。

屏幕上,十几名工作人员身着工作服、戴着口罩,有的在摆碗、有的在倒牛奶,有条不紊、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前两天同事给了一碗,觉得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酸奶。今天轮休,特意过来买,同事们还让我代买。”李先生购买了两箱。

16日当天,酸奶店迎接的最早的客人是凌晨5时30分到的。附近村庄的一户人家要待客,凌晨就打电话订购了酸奶,5时30分到店里拿走了酸奶。

创业9年,他把“家”的味道做成了青海品牌

忙碌的身影中,还有负责人姜国龙,顾客一拨接着一拨,他们每天都是全员上阵。

36岁的姜国龙,是大通景阳镇岗冲村人。在大通,基本家家户户养牛,并且会制作酸奶。因此,大通的牛奶和酸奶在周边小有名气。

2011年,27岁的姜国龙选择创业,他每天早早从大通出发,到西宁售卖酸奶。“一碗的价格是2.5元,一早上就能卖完。”他在城西区的早市上售卖。

后来早市搬迁了,姜国龙又到青海湖附近销售水果,可生意并不好。创业碰壁,姜国龙又想到了卖酸奶,他开始在青海湖附近售卖手工老酸奶。

同村的大学生马文龙,毕业后在美团公司上班,马文龙很看好手工老酸奶市场,也加入了姜国龙的队伍。在两人的努力下,手工老酸奶很快在青海旅游线上打开了销路。

后来,姜国龙的姐夫韩富德加入团队。姜国龙是总负责,马文龙负责销售,韩富德负责后勤。生意越做越好,可姜国龙也有大苦恼。

“当天的牛奶当天送,也不知什么原因,路上还是很容易坏。”2017年,姜国龙回到了大通,从银行贷了10万元贴息贷款,准备从头再来,打造手工老酸奶品牌。

2017年10月26日,是令姜国龙记忆深刻的日子:他们的手工老酸奶作坊在大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备案,装修好店面准备营业。

起步很难,姜国龙三人早就想到了,可创业路上又让他们惊喜不断。大通县市场监管、就业、农牧等政府部门主动出手相助,帮他们做宣传推广。

“更让我激动的是,在县就业局举办的创业扶贫培训课上,老师专门用我们的酸奶为例,给大家讲课,这更加激励着我们前进。”姜国龙说,他们没想到的是,手工老酸奶瞬间火了。

一天卖了两万多碗,市场延伸到了外省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来自甘肃白银的游客品尝了三江韵手工老酸奶。紧接着,姜国龙收到了一笔2000碗的大订单。原来,甘肃白银的游客是一家集团公司的工作人员,品尝了手工老酸奶后,给单位食堂订购了2000碗。

“我们的一碗酸奶批发价是2.5元,那一次,我们承担了运费,以2.7元的价格把2000碗酸奶送到了白银。”像这样的大订单,小作坊后续接到了很多。

姜国龙曾经在青海湖销售酸奶时认识的外地游客,也会打电话订购。“主要是东北的订单比较多,我们的酸奶存放时间是4天至6天,放上冰袋寄送,三四天就到了。”姜国龙说,目前,手工老酸奶的外省销售地主要是甘肃、东北、广东。

去年,他们把2000碗酸奶送到白银后,也在那里作了市场调研,很多人都说他们的酸奶好吃。于是,三人又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前往兰州市西关十字,找了一个点,准备开创另一片新天地。

三人先在西关十字免费送出了5000碗酸奶。“我们不怕亏,相信肯定有回头客。”果然,第二天,等他们把一车酸奶运到西关十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一车是98箱,总共四千多碗,每天到下午就卖完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姜国龙三人暂时把兰州的生意撤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