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美食 >

走进折桥湾 看“河州美食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0-07-02 14:45来源: 网络整理

看“河州美食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走进折桥湾 看“河州美食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折桥村的别墅型农家乐。照片均为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田蹊 摄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是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2019年获得的国字号荣誉。近年来,折桥村依靠乡村旅游改变了贫困面貌,经济业态的支撑,村民收入的增加,劳动力的回流,激活整个乡村的发展,既留住农村美丽“乡愁”,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这里,一座座农家小院镶嵌在田园之中,一片片庄稼地与田间小道纵横交错,如诗如画般的乡村美景让你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在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美食和不同风格的农家乐,任由你挑选,一荤一素皆会让你品味到“家的味道”。

  在这里,热情好客的村民,充满创业激情的农家乐老板,会让你重新想起费孝通先生所言的“东有温州,西有河州”……

  折桥湾百家农家乐 “河州美食第一村”

  折桥村是临夏市折桥镇的一个行政村,一个仅有700来户人家的小村落,为典型的城郊型村庄,靠山临河,植被茂密。村落毗邻折达公路,是临夏市区通往永靖县、东乡县的必经之路,大夏河在绕村而过时形成一道湾,折桥村便又被称作“折桥湾”。

  近年来,当地主推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探索出了一条“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当地村民在自家院落,经营农家饭菜,目前农家乐已发展到108家,成为村里的特色支柱产业。

  随着农家乐的兴起,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也逐渐完善,村民除了开办农家乐,还有经营调料的、养鸡的、养羊的、生态蔬菜供应的……如今,折桥村农民年均纯收入已从2013年的46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6200元,整个村子红红火火,折桥湾逐渐成为“河州美食第一村”。

  “美食招牌”爆炒鸡创业精神薪火相传

  提起折桥湾农家乐,就会让人想起爆炒鸡,如今折桥湾几乎所有农家乐里都有这道菜。

  说到爆炒鸡,当地人都会提及被尊称为“周爸”的周进文。1982年,已是65岁高龄的周进文,第一个在折桥湾自己的家中开起了农家乐。由于周老爷子曾是大户人家的厨子,深谙当地美食精髓,做出的饭菜可口且独具特色,特别是爆炒鸡,让南来北往的食客赞不绝口,家中小院也逐渐成为美食家的乐园。

  2007年,90岁高龄的周老爷子去世。作为第二代传人,周老先生的女儿周玉秀扛起了“周家爆炒鸡”的大旗,接续父亲的事业。2016年,在周老先生两个孙子周文光和马文波的共同努力下,“周家爆炒鸡”开起了总店和分店。

  经过多年精心经营,“周家爆炒鸡”逐步形成规模。周文光告诉记者,仅分店一年的净收入就有30万元。

  如今,周老先生的曾孙周孝勇已成家立业,成为周老先生的第四代传人。

  农家小院依山傍水诗情画意游人如织

  随着周家创办农家乐走上致富路,村里的亲戚邻舍也动了心,纷纷将自家院落简单装修,办起了不同风格、不同规模的农家乐。

  折桥村张二社农民马哈三便是其中代表,自小在折桥村长大的马哈三以前在临夏市经营一家工艺品店,看着乡亲们靠农家乐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心想着,何不利用自家空置的1.5亩院落创办农家乐?况且他家院落还有一眼泉水流经,用它来做饭菜,会不会更加醇香,泡茶会不会更加甘甜爽口?

  去年6月23日,马哈三依托自家院落创办的“水上人家”农家小院开张了。小院前方正南面是南龙笔架山,逶迤如画轴屏风;东面临近大夏河,水拍两岸如歌;背靠北山,四面景致不同,古泉和古柳,充满了诗情画意。

  他把经营定位为“出闹市,入乡村,品泉水,吃田野农家味,赏生态乡村美景”,由于特色足、环境佳,开业后食客络绎不绝,游人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