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台东,温暖整个城市的烟火气,青
发布时间:2019-11-28 16:54来源: 网络整理就像上海绕不过南京路北京绕不过西单、王府井说起青岛的商业街自然绕不过台东1994年之前台东还是台东区这里的居民身份证号还是“370204”开头后来台东区并入了市北区多到数不清的老巷子和街道以及东镇这个名字随着时间在人们的世界里消失青岛利群如今置身台东已看不出当年的影子,在1956年的公私合营浪潮中,台东三路商业街上的名德百货、万象百货、天兴百货、裕龙绸布、三星绸布、永丰绸布、福兴泰绸布、益聚德绸布并入德源泰百货店;永昌书店、大光明眼镜店并入福兴祥百货店,1964年青岛商业主管部门将福兴祥百货店与德源泰百货店合并,正式冠名为“利群百货商店”。

1988年成立“利群股份有限公司”,直到现在,利群仍是台东的商业地标。

聚福楼
聚福楼是青岛著名的鲁菜馆,与春和楼、顺兴楼并称为岛城“三大楼”,位于台东商业中心台东西二路30号。1998年,聚福楼被列入台东区政府的台东三路拆迁改造项目,原址拆除后停业至今,虽时隔多年,很多老青岛仍会不时怀念起这座百年老店。

大光明影院
青岛第一座电影院—大光明影院,曾是台东最具人气的地标。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之间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学校集体组织看电影的必选之处,每天都会有排队“抢”票的场面。如今大光明电影院一半保留电影放映功能,另一半为星期八量贩式KTV。风雨六十余载,已是日显沧桑。

市场楼
解放后,市场楼(现在万达广场的前身)是青岛北部最大的商场。市场楼的楼上西南侧内设小戏园、茶馆、说书场等。楼下则是光陆戏院(即90年代的遵义剧院),在四十年代,它是东镇唯一的娱乐场所。每晚6:00到9:00光陆戏院内挤满了看青岛茂腔、京戏的人们,甚至四大名旦也曾在此登台演出。

这里还有利群绸布百货店,绸缎布匹、皮货、电器、手表、眼镜一应俱全。此外,还有大陆茶庄、正大食品店、新新照相馆、孚德女鞋店、新华楼浴池……这些名字逐渐成了老青岛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对于台东,“老东镇”有着诉说不尽的回忆。他们的记忆中,永远有着一个叫“东镇”的地方,他们的口中,永远有着对往日浓烈的爱与怀念。
而如今的台东早已成为中国十大步行街之一每当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人群便在这里聚集随着城市的发展“老东镇”变成长辈的回忆对于年轻一代的青岛人来说那些数不尽的美味、“酒彪子”一条街正在成为我们心中的记忆
那些翻修涂抹的老楼在时光的腐蚀下褪了颜色,
踏足于此,
你能感受到这里并不华丽,
但几十年的喧嚣和热闹却从未消逝。
习惯了肩并肩的拥挤、
街头巷尾贯穿着无数人的少年记忆,
人们喜欢接地气的生活,
这样活得更像自己。

十九中烤冷面
伴随了几代十九中学生的等车时光
十九中虽然已经搬迁
但十九中烤冷面的名字仍任性不改
它就在车站这里
等你尝一口学生时代的美味


顺兴食品
朴素的门头、外观平平无奇的面包
却总有人们在这里排起长队
花生面包、油酥火烧
是多少人儿时的味道
这里是老街坊公认的“良心买卖”


得吉利
这里售卖着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小礼物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钱
喜欢收到礼物时的惊喜和雀跃
在乎被朋友重视的感觉
买不起阿玛尼香奈儿的日子里
这里就是表达友谊最好的采购地

天禄园
二十多年的川菜老店
当时青岛还没有这么多特色小馆
大家只认老字号
水煮肉片、毛血旺、辣子鸡
...
还是小时候的感觉


来源@mikiii
小吃街的手撕面包依旧排着长队
分量十足的朝鲜冷面、街边的章鱼小丸子
门头很小却火到没有座位的串串
实惠量大的菜煎饼...
那些叫不上名字,却挂在嘴边的美食
每个人对于台东的小吃
都有着自己的记忆和偏好

透过这里看到的是城市的变迁
台东是一个有岁月、有故事的地方
关于台东的记忆
既是一个地标的故事
也是一份藏在青岛人心里的深深的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