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我国人工智能论文质量提高AI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2)

发布时间:2019-05-28 18:06来源: 网络整理

  《报告》还指出,人工智能企业通过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方式加速人工智能高水平人才成长;社会化教育机构与高校通过深度合作,共建专业学院,设立技术认证、专业培训课程等多种形式,产教融合加速AI专业人才的培养;业界AI企业开放数据和技术资源,搭建起一批人才开放培养平台,加快产业人才专业技能升级和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领域落地场景丰富 区域发展格局形成

  《报告》认为,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也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支撑目标之一,公共服务领域成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率先落地的最大应用场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大量人工智能产品在政府服务、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医疗保健、教育教学等社会运行的多个领域得到深度应用。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我国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运行更加安全高效,智能服务更加丰富多样,人们享受高质量服务和便捷生活的智能化环境初步形成。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加快应用,一方面显著提升人民福祉,也将有利于技术加快落地加速迭代。

我国人工智能论文质量提高AI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

  各地人工智能发展特色。(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

  自《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了26项人工智能专项扶植政策;6个地级市发布了6个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有8个区(县)发布了10个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11个产业园区发布了11个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各地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布局既和国家规划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同时,又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各有侧重。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在全国3341家人工智能企业中,京津冀、江浙沪、粤港澳三大区域占据了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83%,融资次数的88%,总融资金额的95%,已成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引擎。

  《报告》指出,京津冀以北京为龙头,重点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核心共性技术研发;长三角强强组合,人工智能产业的区域集聚效应开始初步显现;粤港澳优势互补,学科建设与技术创新能力同步提升;东三省和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打造行业优势,初步形成了聚集区牵引又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夏晓伦 魏艳)

(责编:蒋琪、付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