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人工智能翻译取代人工翻译只是迟早的事

发布时间:2019-04-09 10:01来源: 未知

当今机器翻译水平得益于神经网络翻译的发展和语料库扩充,机器翻译准确度大大提高。对于仅浏览网站、无特殊需求的网民来说,在线翻译平台的语言质量已经“够好”了。尽管许多在线平台的翻译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但人工智能翻译也在这些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人工智能翻译

机器翻译又分为文字翻译和语音翻译,目前国内外很多科技公司都对这一领域有所涉猎,像国外的微软、谷歌、苹果国内的BAT、科大讯飞等等,都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翻译界一个优秀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能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目前AI翻译相对于人工翻译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效率高,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也就是在“信”这方面做得还可以,但是在“达”和“雅”方面做得还不尽如人意。

对于AI翻译,我们应该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虽然目前的AI翻译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但是对于各种口语、网络用语以及语法之间的差异等等,识别的准确率并不太高。AI翻译涉及到多种知识,如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神经认知科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领域。想要真正实现AI翻译服务的全面应用,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与完善。

对于AI翻译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这个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观点。但有一点是目前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那就是目前AI翻译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辅助人工翻译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

隐藏在背后的担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AI翻译机确实存在很大的商机,刺激着诸多产业的快速发展。可带来商机的同时,背后隐藏的或许是对传统翻译行业带来的冲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出国旅游、工作学习、大型国际会议、以及展览会等场景下,或许都会有一个或多个精通两国语言的翻译在场进行同声传译,而有了一系列的翻译产品后,这个岗位可以完全被机器替代,不仅能够缩减成本,还能够提升效率和准确率。对此,有人则表示担忧,人工智能翻译机真的会取代人工翻译么?

人工翻译的优势

其实这是对当下机器翻译所取得成绩的错误判断。尽管当下所大肆宣传的机器翻译所取得进展大都真实可靠,但机器翻译最终取代语言服务这一行业,或极大降低对翻译服务的需求的观点却站不住脚。

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对翻译质量标准的要求相较个人更高;

2.企业客户对翻译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3.当下翻译技术的进展并不会一帆风顺。机器翻译最大的进步得益于大量现存语料。但许多企业领域小众,现存语料较少,属于机器翻译的“空白区”。

4.小众语言的翻译同样也面临语料少问题。

5.未来的语言工作者可能面临角色变化,不仅需要语言功底强,还需要具备更多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

现在机器翻译很大的一个问题是,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没法处理人类的常识问题,比如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太阳从东边升起,所以讲到阳光照进窗户,我们都能推理出这个窗户的朝向。但是机器没有这种常识背景。同样地,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关于语言文化或者常识俚语的知识。到目前为止,机器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去克服,这是一个很大的瓶颈。即使用神经网络去学习,也只是针对输入的大规模语料来学习,语料中没有的,它就学不到,而且也不能理解。

人们对翻译的要求通常体现为“信、达、雅”三层标准。机器翻译可以比较容易实现“信(没有错误)和达(译文通顺)”的水平,但难以实现“雅(源于原文而又高于原文)”。最重要的问题是机器没有足够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如“道教”中的“道”字,机翻可能直接译成“路”,而不会译成“规律”或“宗教”,因为“道”是一个抽象的多义概念,需要理解语境才能准确翻译。所以,机器可以完成“直译”的任务,但难以胜任“意译”的要求。

最后想说的是,以上问题全部都可以被完善,因为语言等于数据,数据领域人类是不可能比人工智能学得更快的,所以人工智能翻译一定会完全替代人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