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科技 > 智能 >

人工智能炙手可热,我们的智能生活还会远吗?

发布时间:2019-05-18 14:19来源: 网络整理

  近几年来,由科技和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正在加速改善人们的生活,比如手机支付、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曾经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场景,正逐渐成为现实。过去的难以想象,都变成如今的稀松平常。

  不过,科幻电影里出现的更高级别的生活形态,比如:“保姆式”机器人、餐厅机器人、智能社区等,这些美好的事物又将何时实现?

  人工智能炙手可热

  最近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热议话题。百度CEO李彦宏、搜狗公司CEO王小川、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科大讯飞(002230)董事长刘庆峰等大佬亦纷纷聚焦于此。

  比如李彦宏就建议开展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和顶层设计;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也在两会中提出了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和建筑机器人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业机器换人的提案;刘庆峰则建议要用人工智能推动弱势群体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从各行业大佬们的提案及建议来看,人工智能已然是各大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

  当然,不只科技巨头公司在关注人工智能,旅游、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也都在关注人工智能。艾媒网发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事件共有597起,同比增长15%,融资规模达1311亿元,增长率超过100%。

人工智能炙手可热,我们的智能生活还会远吗?

  艾媒咨询统计的近几年人工智能融资数据

  显然,人工智能已经变的炙手可热。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到1011家,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4998家,预计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6800亿元。未来人工智能必然会像互联网一样,“嵌入”各行各业。可是,为什么人工智能在1956年就已经提出来了,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火爆呢?

  (1)多学科的进步和多产业的需求,促进人工智能行业拐点诞生。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跟当年的计算机颇为类似。全球第一台计算机占地150平方米,耗电功率约150千瓦,造价昂贵,远远无法达到大规模商用的地步,但是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各个行业的必备工具。

  人工智能的发展涉及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基础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的机器就是计算机,这些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是人工智能研究爆发的必备条件。

  此外,多个产业的需求也是促进人工智能研究进步的动力。比如,在金融行业,将人工智能引入股市银行等代替人类做交易员,在最近几年渐渐盛行,根据花旗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投资顾问管理的资产在未来10年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在交通运输行业,无人驾驶让运输变得更加安全和智能;在生产领域,人工智能让生产变得更加柔性,效率更高,更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还有服务业,医疗卫生、教育、安防等领域,对人工智能都有大量的需求,就像计算机一样。只有当多个行业、多家企业共同推动,才有可能造福全人类。

  人工智能如今也到了行业爆发的拐点,在处理设备上,个人计算机以及大型计算机都非常成熟,芯片、半导体、存储、传感器等硬件足够先进,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生成、机器学习、自动化、数据处理等软件技术正突飞猛进。

  此外,数据传输方面,5G也在逐步推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600050)三大运营商已明确表态加快5G建设。据悉,上海地区预计到2019年9月,将建成5000个5G基站,其他地区也在陆续出台建设5G的行动计划。 当多个行业、产业的力量集中在一起,人工智能自然就到了爆发拐点。

  (2)新领域催生新机会。

  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庞大,又需要多个行业的协同推动,而它又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集合,这就意味着它能催生出更多新机会。如人脸识别、生物识别、工业设备、图片识别、广告营销、家庭家居等领域,都有可能出现行业巨擘。

人工智能炙手可热,我们的智能生活还会远吗?

  艾瑞咨询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图谱

  从上图的人工智能产业图谱来看,几乎每个领域都有数家代表公司存在,当然将来也有可能出现新兴的人工智能公司成长为巨头,现在谈行业格局已定为时尚早。

  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站数量达523万个,App在架数量为449万个,其中,互联网上市公司有120家,总市值达7.89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