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扶贫 >

2000只"扶贫鸡"去向不明再次敲响监管警钟

发布时间:2019-08-28 21:55来源: 网络整理

  去年11月,一条从中央第六巡视组转来的涉及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引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纪委监委的重视,线索反映乌鲁木齐县畜牧兽医站向贫困养殖户免费发放的3300只土鸡,登记在册的只有1300只,另外2000只去向不明。经查,时任乌鲁木齐县畜牧兽医站站长桑某勾结养殖公司老板韩某通过编造虚假项目获得扶贫发展资金,私分和建立“小金库”私用(据8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桑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与韩某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违纪违法所得已被追缴,同时其他涉案人员均被依纪依规处理。这样的惩罚给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在党纪国法面前,任何侥幸都是徒劳,任何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必将受到严惩。

  作为兽医站站长,桑某居然先后两次虚构伪造扶贫资料,套取扶贫资金私用,直到中央巡视组来才发现问题线索。这让人不禁要问:如若没有中央巡视组的到来,这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蒙骗行为是不是仍然埋没在阴暗处?虚开发票、虚报项目、虚构培训……其实,桑某的手段并不高明,只要认真核查,只要监管到位,他的伎俩便不会得逞。可正是由于监管不到位,监管存在漏洞,才使他一次次尝到甜头,最终在贪腐之路上越走越远。

  类似桑某的行径在其他地方还有没有?有关部门有必要进行调查。近些年,扶贫领域的反常违规现象层出不穷,有的已被查实,揪出了一些“蚁贪”,拍打了一些“苍蝇”。但相信有些地方恐怕仍然存在着类似桑某的公职人员,他们想方设法钻监管的空子,或雁过拔毛,或中饱私囊,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脱贫攻坚是我国一项战略国策,我们的扶贫事业已从早年的粗放扶贫转向了精准扶贫。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单是要精准定位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还要精准到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真正为贫困群众谋福利。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源头上把好关,确保扶贫资金去向高度透明,确保扶贫资金监管规范有力。

  2020年之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在今后各地的脱贫攻坚战中,既要重拳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蚁贪”和“苍蝇”,更应防患于未然,通过完善制度,扎紧监管的笼子,让贪婪的“桑某”们望而却步、无法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