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国内新闻 >

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

发布时间:2019-07-27 22:54来源: 网络整理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 解放军报记者邹维荣、王通化、韩阜业

  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迎来20岁生日。在这个光荣的时刻,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浩瀚宇宙,灿烂星河,这支英雄的航天员队伍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次次飞天的壮美航迹。

  太空授课、天宫遨游星汉、航天员中期驻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在习主席领导推动下,成就非凡。

  前不久,我们探访北京航天城、甘肃酒泉、四川大凉山等地的航天人,听他们讲述记忆深处的那些难忘场景,感受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稳步迈进的铿锵足音。

  “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

  “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时隔多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科技干部安金霞回忆起习主席接见时的情景,激动地说,“习主席的殷切嘱托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2013年2月2日,习主席冒着严寒来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中心史馆,习主席同围拢来的科技人员亲切交谈。

  当谈到是什么能够让大家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中心领导点名让安金霞来回答。是时,她已经在大漠深处工作了13年,并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工作,为此放弃了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后留在北京的机会。

  安金霞从成就感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我说的不仅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受,也是中心广大科技干部的共同心声”。

  听完回答,习主席露出满意的微笑,勉励大家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

  转眼已是6年有余,安金霞和同事们把这句话牢记心间,全身心投入到科研试验和任务之中,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航天发射飞行分析评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习主席亲切的关怀和期望,如汩汩暖流,也鼓舞着远在千里之外的科技干部张润红。

  “报告主席,我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我国首位女性‘01’指挥员。”2018年2月10日,习主席春节前夕来到驻四川部队某基地看望慰问官兵,张润红作为基地科技干部代表受到接见,这句响亮的报告,通过电视新闻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个精干的女性航天科技干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01”指挥员指挥一次发射任务,表面上看只需要下达口令,但背后必须下苦功夫熟练掌握发射场20多个分系统近200个岗位专业知识,更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张润红主动找经验丰富的“01”指挥员跟岗学习,对全系统、全流程做到了如指掌。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就在这次发射中,张润红成为中国航天发射阵地首位女性“01”指挥员!

  随着任务指挥长宣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指挥大厅顿时掌声雷鸣,同事们欢呼着向张润红跑来,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

  何止是安金霞、张润红,聆听习主席关于航天事业的每一次重要讲话,所有航天科技工作者都倍感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亲临发射现场为航天员飞天壮行,来到科研人员中间鼓劲加油,关心激励航天人的同时,也发出了中华民族向航天强国进军的时代号令。

  “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即将从大漠深处起飞。习主席来到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壮行。

  面对3名航天员,习主席深情地说:“海胜,晓光,亚平,你们好!看到你们精神饱满、英姿勃勃,我感到很高兴……”

  作为我国首位飞天的“80后”,王亚平听到习主席亲切的称呼,出征时的紧张情绪一扫而空,“这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好像是家里的长辈在我们出行前细心叮嘱”。

  还有一个细节让聂海胜感到非常亲切:“那天,习主席先特意往前走了几步,关切地看了看我们,然后才回到话筒前开始讲话。”

  微笑着送别航天员13天后,习主席又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3位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你们进入太空工作生活已经有13天了,我们大家都很牵挂。你们现在总的情况怎么样?身体状况如何?工作进展如何?”聂海胜回忆说,习主席的语速很慢,就像跟你聊天一样,特别亲切。3位航天员清楚地记得习主席激励他们的每一句话:“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