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新闻 > 国内新闻 >

首都机场发布国内首个智慧机场建设指导纲要

发布时间:2019-05-20 09:27来源: 网络整理

  人头攒动的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内,“差旅达人”陈先生拉着行李箱径直走向了国内出发厅2号旅客安检通道。在闸机前,他熟练地把身份证和登机牌放置在扫描区域,很快,面前的第一道闸门打开了。他踏上平台,停留片刻,便通过了第二道闸门。不到10秒钟,陈先生自助完成了安检查验程序。

  也是在这短短的10秒钟里,这套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旅客安检系统,便通过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技术自动完成了旅客信息核验及人证比对,并且对旅客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

  进入安检通道后,陈先生再次见到了这台崭新的白色安检设备,他从容地将所有物品都放置在“加大版”的行李托盘中,看着它滑过X光机,在一个“岔路口”拐向自己这一端——通过人身安检的陈先生可以带着行李去登机口了。

  智能旅客安检系统给陈先生带来了新鲜而便捷的体验,但陈先生或许不知道,这套系统集成了手提行李自动回筐、双视角X光机、集中判图、面部识别等国际安检领先技术;能实现行李通过率600件/小时,旅客通过率260人/小时,信息集成成功率99%以上,达到了“安全、高效、低耗、友好”的效果。

  智能旅客安检系统的上线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推进智慧机场和数字化集团建设的一个缩影。2018年初,为落实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2018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立“四个机场”标杆体系,对标一流,打造现代化民用机场的要求,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将建设“四个机场”纳入到“4-3-4-1”新的总体工作思路之中,迈向了打造世界一流机场集团的新征程。

  2018年8月2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智慧机场建设指导纲要》正式发布。在“一核两翼”总体思路的战略引领下,一幅智慧机场的未来画卷正在徐徐打开。

  “一核两翼”引领“智慧路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智慧社会、交通强国,智慧机场建设正是智慧社会和交通强国建设的交会点。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民航局的相关要求,在调研各成员单位信息化现状、分析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了《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智慧机场建设指导纲要》。而“一核两翼”的总体思路是《纲要》最大的亮点。

  “一核”是指机场群智慧云平台,“两翼”分别指地域中心的机场群智慧运行体系和垂直一体化的机场群智慧商业服务体系。作为一家管理着50余座机场和20余家保障性、经营性专业公司的机场集团,“一核两翼”的总体思路实现了智慧机场建设任务的科学分工,实现了自上而下的集团化领导力与自下而上的成员单位合力有机融合。

  机场群智慧云平台的建设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依托成员单位云资源,负责平台搭设;成员机场及专业公司提供标准化数据,建设架构标准统一的相关基础设施。

  “智慧云平台的建设基于‘信息资源是集团公司的核心资源之一’这一创新理念。”首都机场集团国际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传统上,我们眼中的机场核心资源是机位、值机柜台、航站楼铺面、机场广告位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航空公司业务模式创新和旅客行为习惯的变化,对机场核心资源的认识要有所改变。”

  机场的信息资源包括航班保障数据、旅客数据、面部识别信息、APP、GIS、流量入口、RFID行李追踪数据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类资源还会不断拓展。对于信息资源,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提出“依法合规、自主可控、逐级向上开放和成员单位间共享”的管理原则。

  要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最优管理与最大化利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将首先实现“三统一、两搭建、一拓展”,即统一数据和接口标准、统一基础设施架构、统一信息安全标准,搭建云平台、搭建大数据平台,拓展共享应用。逐步将“一核”建成集团公司的“资源聚合中心”“业务创新中心”和“价值创造中心”。

  机场群智慧运行服务体系由成员机场和保障性专业公司负责,目标是实现安全自动化、运行协同化、服务个性化和管理智能化。

  在《纲要》中记者发现,由于旗下既有超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也有小型的支线机场甚至通用机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基于“基础设施、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货运流、交通流、安全管理、运营管理、商业管理、环境管理”这十个维度对各成员机场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基于这十个维度对不同规模的机场确定了不同的建设任务与建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