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扶贫 >

广西建院:打好“组合拳” 探出扶贫新路子

发布时间:2019-07-08 16:58来源: 网络整理

对口帮扶真情实意、帮扶措施“精准发力”、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近年来,作为扶贫工作后援单位的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发力,不断创新扶贫模式, 努力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打工课堂拓宽致富路

“这回我可以持证上岗了。” 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甘湾村唐运宏说。日前,都安职业教育中心职教大楼多媒体教室,21位农民工在“打工课堂”参加电工培训,并通过了河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考核,拿到了全国通用的《初级电工证》。

在脱贫攻坚关键阶段,广西建院派出7位干部组成的工作队进驻都安县,其中有6位分别挂任澄江镇甘湾村、自成村、万茂村,龙湾乡加范村、群乐村、尚三村的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这6个村都是典型的石山地区,属深度贫困村,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因缺少技术收入低且不稳定。广西建院利用师资力量,与都安职业教育中心合作,根据村民自身条件,开办“打工课堂”,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使其更加适应劳力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增加收入。

该校自2015年开创“打工课堂”以来,面向贫困村农民工开展的技能培训达300余人次,帮助精准扶贫村村民成功就业达150人次。“打工课堂”服务模式也逐渐发展与完善,从最初的一阶模式——送课下乡和技术服务,发展成二阶模式——技术培训+考证,在之后的扶贫计划中有望实现三阶模式——技术培训+考证+推荐就业,形成了良性的脱贫攻坚模式。

专柜销售撑起帮扶伞

近日,广西建院学校食堂的一楼出现了几台新机器,这是销售“瑶山牛”品牌牛肉的扶贫专柜。柜子虽小,却种类丰富,产品齐全,吸引了不少了教职工购买“尝鲜”。

据悉,在广西建院的对口帮扶点河池市都安县,“贷牛还牛”扶贫产业已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即按照“政府扶持、企业牵头、农户代养、贷牛还牛、还牛再贷”的滚动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饲养瑶山牛,并引进成熟的肉牛经营公司,实行以市场价或保底价回购牛的帮扶措施,拓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

在了解到都安县扶贫企业牛肉销售急需帮助的情况后,广西建院党委高度重视,派出副院长安仲文带领后勤管理处、学校餐饮经营企业负责人主动与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对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开拓学校消费市场进行协商。

回校后,后勤管理处立即协调学校第一、二食堂将都安嘉豪实业有限公司作为采购牛肉的定点单位,并将该公司的牛肉自动销售机引进校园,为师生购买扶贫牛肉提供便民服务。截至目前,该校消费扶贫牛肉已达5万余元。

净水项目搭建幸福桥

自成村和万茂村地处都安县澄江镇东北部大石山区,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村民生活和村部发展的大难题。

2018年3月,广西建院启动了自成村古山中学、古山小学水质提升项目,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设备工程系相关专业教师数次实地调研、指导项目实施。2018年9月,该项目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共计800余名师生用上安全卫生的放心水。

而自成村水质提升项目的实施,是继万茂村水质提升项目顺利投入使用以来,广西建院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响应精准扶贫政策的又一重要举措。早在2017年,该校设备工程系党总支发挥给排水专业优势,前往万茂村开展勘察调研,经分析论证,确定了“水源→水泵→介质过滤器→滤芯过滤器→消毒装置→饮水柜→用户”的水量水质提升方案,通过积极申报,获批2017年《提升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支持当地基本公共服务》项目10万元专项经费。

2017年12月,万茂村水质提升项目竣工并通水使用,万茂村村部120户近600名村民生活用水的水量和水质得到了可靠保障。此外,该项目还作为党支部工作案例在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风采展示活动中进行展示并被评为教工党支部特色案例。(通讯员 陈熙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