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扶贫 >

莎车县坚守特色 林下套种套养填补巴旦木“空巢

发布时间:2019-06-21 14:00来源: 网络整理

从种下苗到盛果期,经济收入高于常规作物3倍—5倍的巴旦木要历时几年,这几年“空巢期”怎么破解?看看莎车县是如何做的。

莎车县阿热勒乡巴依都维村贫困户阿卜杜艾尼·尼亚孜麦提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巴旦木上。不过,“盛果期还得等上几年。”6月7日,阿卜杜艾尼说。

眼前咋办?怎么脱贫?见记者疑惑,阿卜杜艾尼径直引路,来到村口的巴旦木林带下:“我家栽种的8亩巴旦木树,4亩套种小麦,4亩套种万寿菊。”

去年,阿卜杜艾尼套种了3亩万寿菊,当年种当年收,卖了6000多元,加上妻子在村里“扶贫车间”的收入,他家和村里不少贫困户一起脱了贫。“再等几年就看巴旦木的了!”阿卜杜艾尼信心十足地说。

被誉为“活化石”的巴旦木在莎车县已有1300年种植历史。上世纪80年代,莎车开始发展巴旦木产业。然而,由于品种搭配、花期授粉等技术的缺乏,巴旦木产量并不高,推广起来举步维艰。

打好产业扶贫仗,既要管当下,也要管长远。有了长效产业,脱贫致富更有保障。近年来,莎车县引进巴旦木新品种,进行科技攻关……

按照巴旦木生长时间节点,每年莎车县林业和草原局都要派出技术人员服务组,对各乡(镇)巴旦木种植进行服务指导。每个乡(镇)又组成40余人的林果业服务队,帮助村民对巴旦木树修剪、施肥、管理等进行技术指导。他们为没有到盛果期的农户支招——林下套种套养。

“去年我卖了2吨巴旦木,每公斤40元,收入8万元。”莎车县霍什拉甫乡加依巴格村村民努尔麦麦提·艾则孜说,“这还不算我林下养殖的羊群1万多元的收入。巴旦木已成为我们的‘摇钱树’。”

“巴旦木丰产期亩均收入上万元是完全可能的,经济效益是常规作物的3倍—5倍。”莎车县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张强说。

路子选好了,县里还免费提供苗木,可起初一些群众还是担心巴旦木产业能不能做起来。

“身边人、身边事最有说服力。”莎车县委副书记刘德勇说,一大批像努尔麦麦提那样的贫困户成功脱贫,吸引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投身巴旦木产业,这也是县里“咬定巴旦木不放松”的重要动力。

如今,莎车县已种有40多个品种百万亩巴旦木。2018年该县巴旦木总产量达4.48万吨、实现产值10余亿元。

莎车县抓住“互联网+”新机遇,全方位打造电商产业链,探索出了“电商+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建成O2O(线上线下)特色商品展示厅,展销莎车县名特优农产品20余种,不仅帮果农打开销路,还带动5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