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报 > 扶贫 >

【我和我的祖国·走笔大河湟】精准扶贫诠释“授

发布时间:2019-06-25 12:10来源: 网络整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淮南子·说林训》记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脱贫攻坚领域,如何做好“渔”这篇文章,海东市给出了一份答卷。

  2016年至2018年,海东市558个贫困村脱贫退出,4.24万户15.46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精准识别时的13%下降到1.83%,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效。

  昔日的贫困村

  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桑昂村,是一个位于浅脑山地区的小村庄,村里只有82户人家,278人。

  2015年以前,桑昂村就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当时,桑昂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只有种地和外出务工。因为穷,其他村的村民都不愿意将女儿嫁到桑昂村。

  多年前,生活所迫,桑昂村的祝昌年不得已离开了家乡,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打工。一去数年,祝昌年一家也挣到了一些钱,但是刨除基本开销,也没剩多少。等他们一家再回到桑昂村的时候,家里的老房子摇摇欲坠,早已不能住人,他们只好租住。“那会儿,我们一家人连个家都没有,就像游民。”祝昌年说。

  据了解,2015年,在海东市像桑昂村这样的贫困村就有634个,贫困户4.84万户,贫困人口17.57万人,是全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刻不容缓。

  海东市扶贫开发局局长何林说:“精准扶贫以来,在海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建立健全了‘1+8+10+10+20’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实现了由年度脱贫退出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由被动脱贫向扶志扶智转变,从注重全面推进向深度攻坚转变,呈现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群众收入显著提高的良好态势。”

  2015年至今,短短五年间,桑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月11日,在桑昂村见到祝昌年的时候,他的脸上溢满了笑容,盛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中坐坐。

  在河湟地区传统的庄廓院里,有两栋房子。其中砖木结构的房子,是祝昌年享受了危房改造项目后修建的。房子有80平方米,里面粉刷一新,宽敞明亮。

  在祝昌年家的房子里,安装了监控,这是祝昌年的儿子祝元甲安装的。祝元甲在无锡的一家电子厂上班。因为离父母比较远,去年回家,他就在家里安装了监控,方便了解父母的动态。

  产业运营双收益

  桑昂村的脱贫,与海东市的脱贫政策密切相关。为了“授人以渔”,桑昂村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办起了产业。

  郭俊说,仅2016年,桑昂村就落实产业发展资金318600元,扶持了养羊户养殖绵羊240只,扶持8户养猪户养猪71头,扶持木材加工、果蔬贩运、汽车修理、服装生意各1户。如今,这些产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村民的收入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今年29岁的马积卿是村里的养殖户,他们家曾经也是贫困户,如今通过养殖早已脱贫。

  “产业的开办,不仅让村民得到一定的分红,也为村民提供了工作。现在,桑昂村的村民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在板材厂上班,村民就可以得到每天150元的收入。”郭俊说。

  近年来,桑昂村还办起了光伏项目。据了解,2018年,平安区将44个脱贫村注入的22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全部用于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该项目的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村集体和脱贫户共同受益,不仅可为44个脱贫村每年带来360万元的集体收益,助推脱贫村集体经济破零;还可为脱贫户持续增收注入强劲动力,帮助广大脱贫户提供长达20余年的稳定收入来源,带动建档立卡户1029户3674人获益。同时,将进一步加快全区电力结构优化,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十三五”期间,海东市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总规模为190.8兆瓦,总投资达13.3亿元,采用集中式分8个联村电站设计建设,流转及征用土地面积为6013亩,惠及6个县区634个贫困村。

  如今的示范村

  郭俊是桑昂村的第一书记,从2015年至今,郭俊几乎以桑昂村为家,全力开展桑昂村的扶贫工作。郭俊说:“无锡市是海东市的对口帮扶市,天津的很多企业吸收了许多海东市的劳动力,祝元甲因此前往无锡打工,现在每个月的收入也有五六千元。”